陈玲玲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易卜生《伤逝》启蒙传记《终身大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传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东岳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渡边淳一传记小说《光与影》中的“光影”与“虚实”
《现代传记研究》2023年第2期120-131,共12页陈玲玲 
渡边淳一一生创作多部可读性很强的传记小说,其中成名作《光与影》的成就最为突出。它以历史人物寺内正毅为根基,辅以合理的想象与虚构,成功塑造了一个反“影”为“光”、以“虚”为“实”的小人物传主小武敬介。渡边淳一在传记小说的...
关键词:渡边淳一 传记小说 光与影 虚构 小人物 
论日本第一部现代自传:《福翁自传》
《现代传记研究》2022年第1期91-103,共13页陈玲玲 
福泽谕吉口述《福翁自传》是日本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标准自传。福泽谕吉以启蒙者、教育者、明治历史的亲历者等一系列公开的社会身份,真实而生动地讲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历史巨变,成功塑造了一个自由独立,具有自我意识的现代传主形象。
关键词:福泽谕吉 自传 自我意识 明治时代 
论中井政喜对鲁迅的历史还原研究
《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5期34-44,共11页陈玲玲 
中井政喜先生1946年生于日本爱知县常滑市。中井政喜 "在大学生(四五年级时候)、研究生时候,每天都在名古屋大学的古川图书馆里阅读、抄录鲁迅的作品"。①经历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满期退学,中井政喜入职大分大学任教,历任名古屋大学教授...
关键词:名古屋大学 文艺批评 历史还原 成仿吾 外国语大学 博士课程 博士论文 郭沫若 
逆光侧影:芥川龙之介《人物记》中的大正文坛群像
《现代传记研究》2020年第2期96-110,共15页陈玲玲 
芥川龙之介撰写的"片传",即短篇传记集《人物记》多取材大正文坛作家日常琐事,速写大正文坛作家印象。芥川特别擅长选取逆光角度由内向外延伸揭示人物性格本质,具有日本审美意识"秘"所表现的阴翳暧昧的特点。《人物记》文本与作者及传...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短篇传记 逆光 侧影 大正文坛 
20世纪以来日本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现代传记研究》2017年第2期12-26,共15页陈玲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编号11&ZD138)阶段性成果
1900年以后,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在日本为学术界所重视。经历了前50年的基础研究,随后在1970年代和1990年代出现两次高峰。传统的研究方法逐步受到实用主义乃至消费主义的影响,新世纪以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进入跨学科、包罗万象的...
关键词:《史记》 武田泰淳 冈崎文夫 藤田胜久 实用主义 
日本的儿童传记——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
《现代传记研究》2016年第2期52-65,230-231,共15页陈玲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11&ZD138)阶段性成果
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这一阶段的儿童传记呈现出显明的时代特征:传主选择'脱亚入欧',聚焦西洋与东洋的英雄豪杰;在不遗余力地吸纳西方近世文明的同时坚守大和民族的尚武精神;儿童传记的作者多是一流的专家学者,追求西方的科学理性...
关键词:“脱亚人欧” 英雄豪杰 尚武精神 科学理性 
“爱的启蒙”——鲁迅与易卜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4年第10期72-76,共5页陈玲玲 
易卜生对鲁迅的影响,围绕"先觉者的爱","遗传与救救孩子","女性解放与人的解放"这些主题,两位作家在"爱的启蒙"方面皆以思想性著称,他们并非只热衷揭露问题,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都怀有盼望并引领方向,爱的主题都贯穿了整个创作生涯。易...
关键词:爱的启蒙 鲁迅 易卜生 
中国易卜生传播史上的鲁迅与胡适被引量: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9期39-47,共9页陈玲玲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C类)"近代以来上海与日本在文化上的互动与影响"(09PJC030)的阶段性成果
在20世纪中国易卜生的传播史上,鲁迅最早发现了易卜生。他将易卜生放在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的哲学家、思想家的谱系中,他感动于易卜生戏剧中"个人"面对大众,面对陈规陋习,在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中为求得个人解放而展开的心灵争战。他继续易...
关键词:易卜生 鲁迅 胡适 传播 
《玩偶之家》影响下的《终身大事》和《伤逝》被引量: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201-204,共4页陈玲玲 
胡适的《终身大事》和鲁迅的《伤逝》都是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影响下产生的作品。胡适通过《终身大事》把易卜生的个人主义、女性解放以及现代戏剧的形式引进中国。同时,胡适也吸取问题剧批判现实的精髓,通过《终身大事》揭示中国旧...
关键词:《玩偶之家》 《终身大事》 《伤逝》 启蒙 玩偶 立人 
《伤逝》和《群鬼》的文化批判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85-88,共4页陈玲玲 
2009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近代以来上海与日本在文化上的互动与影响(09PJC030)
鲁迅的《伤逝》受到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个作品从艺术手法到思想内涵都和易卜生的《群鬼》有着耐人寻味的可比性。这两部作品都是通过婚姻家庭题材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作品,鲁迅和易卜生不约而同地将笔触深...
关键词:文化批判 鲁迅 易卜生 《伤逝》 《群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