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华

作品数:21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全真教移民史妇女角色角色变迁教育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水利》《前进》《安徽史学》《管子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国时期山西晋中地区的戏曲活动探析——以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为视角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9-12,共4页胡定 乔新华 
上海市关工委党史教育常态化工作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23GGW027)。
以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为主要史料,从其个人视角深入探讨了清末民国时期山西晋中地区的戏曲活动及其与社会变迁的互动,揭示了戏曲在文化传承、民众生活和地方身份认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政治、经济动荡中的适应与发展。通过对这一...
关键词:清末民国 晋中戏曲 刘大鹏 退想斋日记 
从票号到银行:1916年蔚丰厚票号向蔚丰商业银行的转型重生
《晋中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乔新华 周瑞智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票号民间文献整理、释读与研究”(19VJX028)阶段性成果。
蔚丰厚票号于1916年改组蔚丰商业银行,是山西票号为应对危机、顺应时局而组织现代银行的成功案例。作为私人金融资本的蔚丰厚之所以能够实现从传统票号向现代银行的重组转型,首先得益于其对西北汇业的长期经略,这使它获利颇丰并因此渡...
关键词:蔚丰厚票号 蔚丰商业银行 改组 转型重生 
峥嵘岁月 红色印迹——抗战视野下的晋绥根据地民兵爆炸运动探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39-44,共6页胡定 乔新华 
上海市关工委党史教育常态化工作专项基金(2022GGW027)
抗战相持阶段,晋绥根据地民兵深入贯彻中央军委挤敌人的战略方针,以地雷作为得力武器,广泛开展了爆炸运动,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文章从晋绥根据地民兵的角度入手探讨爆炸运动,分析了其兴起背景与开展过程...
关键词:晋绥根据地 民兵 地雷 爆炸运动 
从山西地方党史中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前进》2021年第8期37-39,共3页乔新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鲜明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
关键词:百年华诞 坚持真理 地方党史 英勇斗争 建党精神 关键节点 对党忠诚 丰富内涵 
“康熙射虎”与盛世之音:清代五台山射虎川的历史与记忆被引量:2
《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4期176-186,共11页乔新华 王骏光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元以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现象中的华北族群认同研究”(12BZS075)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支持
康熙帝一生射虎逾百,多在北巡、东巡时。康熙二十二年西巡五台,意外猎获一虎,并将此地赐名为射虎川。康熙帝本人、扈从词臣、地方官员和当地举人共同为射虎事件确立了“为民除害”的记忆范式。乾隆年间,射虎川这一地名承载了时人的盛世...
关键词:“康熙射虎” 历史记忆 射虎川 台麓寺 
“天下第一廉吏”:清前期一个文化符号的形塑与意涵被引量: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32-43,195,共13页乔新华 
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元以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现象中的华北族群认同研究"(项目批号12BZS075)
山西士人于成龙生前是深受康熙褒赞的模范官员,死后留下了"天下第一廉吏"的美名。今人多视其为清官,忽略了"廉吏"也是清初特殊政治环境下的产物。作为汉族士人,他因社会现实和家乡之情的考量而仕清,这是一个充满"政治治理"性格的决定。...
关键词:于成龙 清代前期 天下第一廉吏 文化符号 
明清至民国崞县阳武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问题研究
《山西水利》2017年第10期49-52,共4页乔新华 靳茜 
水资源的公共性是导致分水之争的主要原因,"解决公共资源利用的困境"问题就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明清至民国时期,崞县阳武河流域的"十八村水地"通过兴建水利设施、明确水程制度、成立水利公司,在界定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方面...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 明清至民国 崞县 阳武河 阳武流金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被引量:4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27期3-6,共4页郝平 乔新华 
2015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史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5JG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史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迎来了新的改革契机。山西大学中国史课程体系在原有"人文基础理论平台课程+研究型课程+实践型课程"三结合体系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研究生对中西方传...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史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模式 “走向田野与社会” 
“德运之山”与“咫尺神州”:《清凉传》论述背后的佛教圣山观念
《五台山研究》2016年第4期49-54,共6页王骏光 乔新华 
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西省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
长期以来,《清凉传》的修纂史与佛教在五台山的传衍一直相伴随。基于佛教"汉化"的心态,以及真实的历史情境,《清凉传》运用了以"借重凭依"为特色的论证阐述策略,在论述背后,我们得以窥见中古时期五台山从"紫府"到"文殊道场"的历史转变过...
关键词:清凉传 五台山 佛教汉化 佛教圣山 长安 
借儒兴道:从元代全真教改造山西尧舜禹庙看其兴盛的独特路径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4期92-99,共8页乔新华 
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元以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现象中的华北族群认同研究>(09YJC770046)的阶段性成果;"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资助
元朝时全真教在北方盛极一时的原因颇为复杂,其中全真教借儒学以助其兴盛的现象历来为学者所关注。但以往讨论全真教与儒学之关系偏重在义理方面,本文则以元世祖时期,全真道士姜善信改造传统儒家正祀庙宇——尧、舜、禹庙的生动事例为...
关键词:元代 山西南部 全真教 儒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