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湘

作品数:2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诗社题咏传播文化兴修水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典文学知识》《新疆教育学院学报》《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湖湘闺媛教子诗研究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蒋欢 何湘 
湖南省妇女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一般项目(23YB03)。
清代以来,湖湘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家族林立,女学兴盛,闺媛诗人层出不穷。湖湘闺媛重视诗教,其教子诗以立志修身、追忆家史以及日常交流等方面为内容旨归,体现出真挚深厚的母性情怀,展露了良好的家风家教,传递了充满智慧的处世经验,特别...
关键词:清代 湖湘闺媛 教子诗 教育艺术 
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唐诗宋词鉴赏”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例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何湘 华伟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HNJG-2021-0657)。
数字文学地图将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与地理空间相融合,全景式呈现某个时代的文学整体面貌。在“唐诗宋词鉴赏”课程中运用数字文学地图可以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有效发展学生的文学空间思维,提高学生诗词鉴赏水平。在此背景下,以“唐宋...
关键词:数字文学地图 “唐诗宋词鉴赏”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清初湖湘《洞庭秋》唱和事件研究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80-85,98,共7页何湘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湖湘诗史典型事件文献考辑与研究”(20YBA108)。
清初湖湘地域屡遭兵燹之害,又逢鼎革之变,洞庭秋风萧瑟之景、湖天飘渺之象、浪阔涛怒之境与遗民文人们心理情绪相契合,更易生发其兴亡之感、眷怀之情、悲怆之意,故而由郭都贤首唱《洞庭秋》,其他湖湘文人积极回应,广泛唱和。《洞庭秋》...
关键词:《洞庭秋》 遗民 唱和 文学事件 清诗 
纪实·抒悲·述志:清代湖湘文人的家难书写
《文化学刊》2023年第3期219-222,共4页何湘 张润芝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湖湘诗史典型事件文献考辑与研究”(项目编号:20YBA108)的研究成果。
明清之际朝代更替、战乱横行、灾情频发,天灾人祸中,诸多事件都对当时人们的平静生活造成了大量的破坏,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清代湖湘文人延续文学写实传统,创作了大量与家难有关的作品。笔者通过对清代湖湘文人家难书写作品的...
关键词:清代 湖湘文人 家难 典型性 家风 
聚合与发散:群文阅读的求同探异——以《沁园春·长沙》为例
《进展》2023年第2期128-130,共3页罗晰方 何湘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OMO时代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1-0657。
文章以统编版必修教材上册《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根据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不同方向进行多种文本重组并设计相关议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浅析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应用,在关键线索的聚合与发散练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群文阅读 红色文化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OMO教学模式下数字文学地图在古代文学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37-43,共7页何湘 张雅晴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OMO时代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HNJG-2021-0657)阶段性成果之一
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OMO)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文章充分发挥OMO教学模式的优势,立足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将数字文学地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入其中,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拓展三个方...
关键词:OMO教学模式 数字文学地图 古代文学课教学 教学运用 
《带灯》女主人公引起的文学性启发
《文学教育》2022年第29期119-121,共3页杨盼 何湘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OMO时代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HNJG-2021-0657)。
《带灯》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围绕着主人公带灯在樱镇的生活轨迹展开叙述。小说通过乡村干部带灯,深入探究具有千年历史樱镇的乡土生活。作者以乡村干部为视角塑造的带灯,引发读者文学性的启发。
关键词:贾平凹 《带灯》 樱镇 
应对男孩危机的湖湘文化教育途径
《文学教育》2022年第20期156-158,共3页张雅晴 何湘 
2019年度湖南科技大学校教研教改课题“原典阅读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31966。
"男孩危机"本质上是一场教育危机,主要表现在意志、审美、体质等方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结果.而湖湘君子文化根植于湖湘大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集中体现了吐旧纳新、兼容并包的湖湘文化精髓,蕴含了丰富的湖湘教育资源.以教...
关键词:男孩危机 湖湘文化 君子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市野之间的文学社群——以湘潭雨湖诗社为例
《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第3期65-70,共6页何湘 
教育部青年项目(18YJC751018);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7K036)阶段性成果。
湖南湘潭,梁为湘州时改湘南为湘潭,始建湘潭县,以湘潭县内的昭潭得名。昭潭在昭山下,其名与山同义,潭水澄湛如墨,深不可测。湘潭在清朝时,为湖外壮县,财赋甲列县,民庶繁殖,曾有"小南京""金湘潭"之誉。民间传说官于此地者,不贪不滥,一年...
关键词:民间传说 湖南湘潭 诗社 湘潭县 执事者 
论民国女诗人徐自华及其诗作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90-95,共6页王琼菲 何湘 
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雅集·图画·文学--清代湖湘文人雅集图及其题咏研究”(编号:17K036)
清末民初的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徐自华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她的转型既具备典型性又兼有普遍性。徐自华诗歌的创作题材,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闺阁题材的基础上,随其人生阅历的丰富不断拓展,创作风...
关键词:徐自华 诗作 题材 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