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德

作品数:27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哲学道家魏晋名士器物明理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学与研究》《探索与争鸣》《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传统生命哲学的中医生命教育探析被引量:11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年第2期191-194,共4页彭卫华 刘康德 
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D-062)
中医生命哲学观察生命活动的人文思维不同于西方理论和方法,更多的是生活经验和感悟,富含现实意义。中医生命哲学也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直观感受是中医生命哲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中医学学生涵泳在中医药文化之中,耳濡目染中医传...
关键词:生命哲学 中医文化 德性教育 
“浑沌”三性--庄子“浑沌”说被引量: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93-100,160,共8页刘康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语素论”(07BZX037)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浑沌"大概是远古时期即已产生的一个神话生物,但庄子在《应帝王》中通过一系列描述使其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哲学语素。庄子将"浑沌"配置天地中央,隐喻了"浑沌即吾"、"我即天地",这实际上是庄子在深刻地洞...
关键词:浑沌 去主体性 包容性 不确定性  
风云与阴影——“捕风捉影”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80-90,共11页刘康德 
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语素论"(项目批准号:07BZX037)的阶段性成果
借用身边的自然事物以喻指深刻哲理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风云"与"阴影"便是这样一组哲学语素。首先,这飘忽绵延、变幻不定的"风云"和其色晦深、幽湛难尽的"阴影",表征着"道"的不确定性与无限可能性,这乃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情境...
关键词:风云 阴影  确定性 五运六气 
“游刃”与“凿”辨析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51-57,共7页刘康德 
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语素论"(项目批准号:07BZX037)的阶段性成果
"游刃"与"凿"是道家思想中一对意义相反的语素,特别是作为动词使用时,它们表征着人们在处事待物时不同的哲学态度。首先,"凿"以及与之相关的"规矩"、"准绳"等器物的出现,说明了人们思维理性、逻辑条理的形成确立和日益强化;但在庄子看来...
关键词:道家 游刃  理性 直觉 
老子“道”论——十字道与一通道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23-28,共6页刘康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语素论>(07BZX037)的阶段性成果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语素有其深刻内涵。"道"首先是"十字道",也即郭店楚简中的"■"("■"),意指一种不可识、不确定、模糊一团的生命体验与认知。其次,老子从多方面对这一模糊之"道"予以阐释,正是在不确定中...
关键词:十字道(■)   一通道 自然 
一“朴”二主,“朴”随哪“主”?——诉“朴”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80-85,共6页刘康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语素论”(07BZX037)
"朴"是道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语素,在哲学上是对"道"的譬指语。道家关于"朴"的思想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指向:一是"朴散为器",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理性法则形成的过程,它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器用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治理、国家法度的方面...
关键词:朴散为器 复归于朴  道家 理性 
论中国哲学中的“农夫”与“工匠”被引量:4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36-44,共9页刘康德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语素论"(项目批准号:07BZX037)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对中国传统典籍中的"农夫"和"工匠"作了哲学意义上的阐释。在大量的传统农工对举中,由于受传统农业社会的制约,中国古代哲学家往往坚持"农本工末"的观点。在传统观点中,这"农工差别"却又是相当大的。农夫与工匠在其劳动过程中产生...
关键词:农夫 工匠 农工差别 农夫体道 工匠用器 
从“(身心)即仁”说到孔子仁学中的生理元素被引量: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4,共4页刘康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ZX037)
文章在"(身心)即仁"的基础上,认为"从身从心"的"(身心)",即反身克己,要比"从人从二"的"仁"更能反映"仁者爱人"的涵义。其原因在于,反身克己意味着不穷于物欲,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身心健康;这样,不仅能够为他人让出更多的资源,而且也不会...
关键词:[身心]仁由身出 仁由心生 仁的生理元素 
刘安治国三要素:天、人与“器物”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3-7,共5页刘康德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
关键词:治国理论 刘安 器物 《淮南子》 淮南王 操作性 
论“玄”及与“玄”相关的事与理被引量:3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90-97,共8页刘康德 
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课题"中国哲学语素论"(项目批准号:07BZX03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中国哲学中最常见的用语——"玄"作探讨。认为"深奥不可知、微远不可见、幽昧不可测"的"玄"之字义与"玄"之字形—(■)(葫芦)有关,并在此基础上对"玄"之字音和写法作了界定。文章还对与"玄"相关的事情作了梳理,并分析了物象世界产...
关键词: 葫芦 悬漩 览玄 悬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