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少卿

作品数:59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倪瓒画风山水画画学思想美学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美术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智赋能蔡氏古民居建筑基因的智能设计传承
《包装工程》2025年第4期342-353,共12页张安华 刘伟林 吕少卿 
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21ZD2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YSB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3M731770)。
目的数智时代,基于大数据技术挖掘蔡氏古民居的网络用户评价,发现现存问题,提出有效设计策略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首先,对互联网上的热门旅游平台和社交媒体中有关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用户评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用户需求,确定开发传...
关键词:大数据 蔡氏古民居 建筑基因 IP形象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等闲倒尽十分酒 遇兴高吟一百篇
《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吕少卿 
基于SBE-SD法的江苏园博园城市展园景观美学评价被引量:1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50-260,共11页张安华 王淑贤 吕少卿 马璐璐 
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21ZD23);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2_0403)。
为探究公众对江苏园博园城市展园景观的审美偏好,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江苏园博园中13座城市园林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在样地拍摄的48张照片进行景观美学评价研究,综合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和语义差异法(SD),以SPSS 26.0软件建立公众...
关键词:江苏园博园 城市展园 SBE法 SD法 景观美学评价 
从玉山雅集看元末文人画家的隐逸与交游
《中国美术研究》2023年第2期65-71,共7页童兴强 吕少卿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画学研究”(20ZD12);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阶段性成果。
玉山雅集是元末最为重要的文化场域,玉山雅集的主持者顾瑛家赀丰厚,重朋友之义并且交游广泛,因此玉山雅集中出入了元末大部分重要的诗人和书画家。元末文人隐逸之风盛行,玉山雅集因为顾瑛的思想取向从而成为隐逸者的聚会,其中的诸多诗...
关键词:玉山雅集 顾瑛 倪瓒 隐逸之风 交游 
窥斑识豹:梅清在20世纪的影响变迁
《美术》2023年第6期86-93,共8页吕少卿 李苏横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项目编号:21ZD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明末清初的文人画家梅清,在20世纪的影响时隐时显。本文在梳理了其影响在各阶段的表现外,联系时评与时代背景,认为梅清在20世纪的影响与文人画内部趣味之迭换、抗战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审美需要相左,以及新时期当代画家对传...
关键词:梅清 文人画 美术传播 传统复兴 
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是新时代艺术的历史使命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第3期57-62,I0002,共7页吕少卿 童兴强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
国家形象构建问题是在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稳步迈向民族伟大复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新时代艺术工作者需要担负的历史使命。新时代艺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需要从两个维度展开:在历史文化维度,艺术要厚植传统底蕴...
关键词:新时代艺术 国家形象塑造 历史使命 
“博古图”与“清供图”在明清时期的融合现象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22年第6期119-129,共11页姚晓晗 吕少卿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项目编号:21ZD23)阶段性成果之一。
早期的博古图与清供图基于创作动机的不同,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博古图最初以古器物图录的形式出现,主要目的是金石学家进行学术性研究以及文人、学者用于品古鉴古及好友之间的馈赠,其产生的背景完全依托于金石学的发展。清供图最...
关键词:清供图 博古图 明清时期 融合现象 
贾而好儒:明中期商人服饰中的“尚儒”现象
《创意与设计》2022年第6期92-97,共6页牛天越 吕少卿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1ZD23)。
明初,政府对服饰的款式、颜色、面料及其使用颁布了严格的法令,希望通过服饰来明晰社会阶级,明中期以来,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服饰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政府对于服饰的管控也日渐松弛,人们开始竞相追求款式新潮,材质华美的服饰...
关键词:明中期 服饰 商人 儒生 
偕师入闽与逃禅入净:渐江山水画中的流行语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年第3期64-68,I0003,共6页吕少卿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文人、僧人与黄山景致——渐江山水画中的流行语言与个人经验》(19BF07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考证了渐江“逃禅”前“偕师入闽”的“师”,提出了“汪洪道”说。认为渐江在佛门中并未隔离与外界的交往,即使晚年宗净土宗时亦是,交游中的渐江既看到了倪瓒等前人真迹,也感受到时代变革下画坛的流行语言。这种流行语言反映了当时...
关键词:渐江 偕师入闽 汪无涯 逃禅入净 山水画 流行语言 
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美术传播的“人民”与“国家”意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年第3期1-6,I0011,共7页吕少卿 文苑仲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新美术运动研究》(19ZD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美术传播在革命烽火之中起步,贯穿着深沉的“人民”与“国家”意识,即“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传播理念与“国家意识与形象塑造”的美术传播诉求。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定了党领导下的新美术传播...
关键词:美术传播 “人民”与“国家”意识 革命美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