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丹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鄂伦春族赫哲族鱼皮北方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世纪桥》《艺术教育》《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北方岩画的地域性特点分析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4年第4期70-72,共3页孙一丹 
2023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北方岩画艺术研究,课题编号:2023A019。
北方岩画被视为学术探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价值。这些岩画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保护,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通过对岩画的精确测绘和详细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出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发展演变...
关键词:北方岩画 地域特征 文化遗产 
浅析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运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187-187,190,共2页孙一丹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家居行业当中,很多家庭对于家具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提高,更多具有现代化色彩和具有一定科技元素的家具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在当下的经济发...
关键词:中国传统色彩 现代家居 传统色彩创意 
赫哲族鱼皮和桦皮艺术研究
《艺术教育》2014年第7期187-187,共1页孙一丹 
鱼皮和桦皮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渔猎民族的特色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鱼皮和桦皮的文化圈缩小,到近代被赫哲民族传承下来,成为研究这一文化的"活化石"。由于赫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
关键词:赫哲族 鱼皮和桦皮 艺术 
黑龙江赫哲族鱼皮鱼骨艺术被引量:2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4年第3期22-23,共2页孙一丹 
赫哲人居住的三江流域,古称为"玄股国",这里属于高寒地区无法种植棉麻用于纺织,只得用渔猎产品加工成各种生活用品,常用的被褥,一年四季的服装大都是用鱼皮或兽皮缝制的。这是一个以渔猎为生的部族,吃鱼肉,衣鱼皮,颇类后来的赫哲族。《...
关键词:赫哲族 鱼皮 鱼骨 艺术 工艺 
鄂伦春剪皮艺术
《世纪桥》2013年第11期72-73,共2页孙一丹 
剪皮艺术是在鄂伦春族游猎历史进程中,由鄂伦春妇女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手工艺术形式,是游猎文化在艺术上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从剪皮艺术的制作工艺、剪皮艺术的主要创作题材(人物形象、神话故事、动物形象、装饰图案)和剪皮...
关键词:鄂伦春 剪皮 艺术 
鄂伦春族毛皮艺术被引量:2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3年第1期42-43,共2页孙一丹 
生活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千百年如一日地过着游猎生活,创造了较高的北方狩猎文化,兽皮为衣的服饰文化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此外,民族刺绣、补绣及剪皮等装饰艺术的出现,也大大提高了毛皮服饰的观赏性和...
关键词:毛皮 服饰  装饰艺术 北方民族 
鄂伦春桦树皮艺术被引量:2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2年第4期20-21,共2页孙一丹 
桦皮在游猎民族鄂伦春族的作用很大,用途很广,根据《龙沙纪略·物产》记载:"鄂伦春地宜桦,冠、履,器具,庐帐,舟渡皆以桦皮为之","山谷多桦,人以为箭苛、为鞍版、为刀柄、皮以贴弓、为车盖、为穹庐、为扎哈,缝之如栲栳,大担水,小盛米面,...
关键词:桦皮 游猎 鄂伦春族 艺术 
独特的鄂伦春原始建筑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8年第3期28-29,共2页孙一丹 
新中国成立以前鄂伦春人一直处于迁徙游猎的生活状态中,没有固定的住所,其建筑也相对简单。鄂伦春族是黑龙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少数民族,他的生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鄂伦春 建筑 仙人柱 奥伦 原始 
浅谈鄂伦春桦皮雕刻艺术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5年第1期71-71,共1页孙一丹 
桦皮工艺是北方狩猎民族所共有的艺术形式,是在森林中创造出来的特有的民族美术。他们的作品尽管带有很多原始韵味,但不乏强烈的民族及地域特色。桦皮工艺的装饰手法,主要有划纹法,剔刻法,压花法,补花法,镂花法,墨画法,极绘法...
关键词:雕刻艺术 鄂伦春 狩猎民族 艺术形式 民族美术 地域特色 装饰手法 工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