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晔

作品数:104被引量:51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道德教育道德校园伦理校园德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思想理论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村家庭教育的时代隐忧与实践进路
《中小学德育》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孙晓伟 宋晔 张美芸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研究”(编号:2024SJGLX0077)成果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留守儿童群体规模十分庞大。教育费用已然成为农村家庭的重大经济负担,“经济-情感-资源”三缺失的“家庭空心化”问题逐渐成为当下引人深思的时代之问。从价值、隐忧以及进路...
关键词: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 教育费用 农村教育 实践进路 
三位一体:“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空间探究
《中小学德育》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宋晔 李倩倩 
2024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道德需要及其内生价值的德育审视研究”(编号:2024BJY008)成果之一。
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的重要成长空间。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实施校家社协同育人将深刻影响着教育空间的格局,使教育空间愈加富有稳定性秩序、全方位结构和一体化载体等空间特质。然而,在协同育人的具体实践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之...
关键词:校家社协同育人 教育空间 三位一体 
“高质量德育体系”概念的理性建构
《中国德育》2024年第24期33-38,共6页宋晔 刘博文 
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研究”(2024SJGLX0077)研究成果。
“高质量德育体系”概念的产生是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需要与学生道德发展的需求,是德育体系改革诉求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形象表达,具有系统性、协同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全面把握“高质量德育体系”,应规避对“高质量”“德育体系”及“高质...
关键词:高质量德育体系 概念建构 体系建设 
基于榜样教育的道德自我建构
《教育科学》2024年第6期9-15,共7页宋晔 魏贝贝 
2024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项目“河南省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24JKZB10)。
道德自我是个体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需要经由现实自我趋向理想自我而进行建构。榜样教育借助其天然的他者逻辑,为理想道德自我建构另辟蹊径:榜样教育的原点始于认识他者,为自我指明方向;榜样教育的实质在于成为他者,为自我提供方法;最...
关键词:道德自我 自我 他者 榜样教育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本土化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重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36-143,F0002,共9页宋晔 孟萌 
2024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项目(2024JKZB10)。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研组作为我国本土化实践中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运行和发展中面临着价值导向功利化、教研活动形式化、教研内容浅表化、教研组...
关键词:耗散结构 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研组 实践重构 
基于儒家教化思想的新时代榜样教育被引量:2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宋晔 魏贝贝 
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098)研究成果。
教化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榜样示范的思想驱动功能。在新时代境遇下,榜样教育面临着时代性不足、感召力不够、示范性不强和协同性不高等新困囿,制约其育人实效。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层面对新时代榜样教育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儒家教化 新时代 榜样教育 当代价值 
道德觉悟的生发逻辑及其教育路径
《教育发展研究》2024年第2期7-15,共9页宋晔 杨紫旭 
2024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项目“河南省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战略研究”(2024JKZB10)的部分成果。
道德觉悟作为沟通自我与道德的桥梁,为道德发展提供根源力量。其具有独特的生成架构,即依托于天赋道德感,以道德感知的内容为加工物料,对其进行理性觉解。通过感知、觉解以及觉悟的联动,达至道德的理想境界。道德觉悟的缺位招致道德教...
关键词:觉悟 道德觉悟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如何重建道德空间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16-216,共1页宋晔 刘博文 
道德空间作为一种亚空间存在,既是人为的空间,也是为人的空间,包括个体道德空间与社会伦理空间两个向度。在道德空间语境下,道德教育即道德空间建构、凝聚及流动的过程,是明晰个体道德空间界限、凝聚社会伦理空间共识。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空间 个体道德 空间建构 空间界限 凝聚 空间语境 两个向度 
道德想象力与事前责任被引量:1
《教育科学文摘》2023年第3期15-17,共3页宋晔 刘博文 
道德想象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想象力,“是个体运用想象力理解自我、他人与情境,对所面对的道德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道德判断的一种能力”。道德想象力在激发道德敏感性、形成道德判断、建立道德意图和贯彻道德行为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关键词:道德行为 道德判断 道德想象力 道德敏感性 多种可能性 情境 责任 理解自我 
纪律 觉悟 自觉:道德教育的逻辑进路被引量:2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9期38-45,共8页宋晔 杨紫旭 
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21SJGLX0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个体道德的塑造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具有其内在生成逻辑,道德教育亦遵循此逻辑。纪律乃伊始环节,倚靠纪律助力人性之善生发,借以纪律打牢道德教育根基,籍由纪律催发规则意识形成。觉悟乃中间环节,规则乃觉悟之“法门”,觉悟驱动个体道德...
关键词:纪律 觉悟 自觉 道德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