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

作品数:14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都市叙事伦理生命感觉小说方言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小说评论》《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所获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说《夜起》
《小品文选刊(下)》2017年第10期11-11,共1页张琦 
忧本难忘忿讵蠲?宝刀闲拍未成眠。君平与世原交弃,叔夜于仙已绝缘。入梦敢忘舟在壑?浮名拌换酒如泉。祖郎自爱中宵舞,不为闻鸡要着鞭。
关键词: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含混的本土:当下电影中的城市景观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121-124,共4页张琦 
海南省教育厅课题"本土经验的影像书写"(编号:HJSK200765)
近期中国电影中的城市形象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特点和局限:热衷于展现错综混杂的本土景观,热衷于通过漂流者的经历来表达身份焦虑,热衷于概括现时代而忽略了细节和个体。
关键词:电影 城市 漂流者 
集体记忆的叙事伦理——以《拉贝日记》、《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为例被引量:3
《当代电影》2012年第8期148-151,共4页张琦 
海南省教育厅课题<本土经验的影像书写>(课题编号HJSK200765)成果
以《拉贝日记》、《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这三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为对象,梳理其中的叙事者与叙事视角,并进而探讨其中的伦理诉求。三部影片均试图超越苦难历史图景去探究"恶"本身以及在恶的肆虐中人性的光亮,但在反思的内里...
关键词:集体记忆 南京大屠杀 个人视角 叙事伦理 
鲁敏的取景器:三组词语,一个世界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09年第6期135-138,共4页张琦 
《纸醉》、《取景器》、《逝者的恩泽》、《思无邪》、《颠倒的时光》、《超人中国造》、《正午的美德》等等,这是一个有趣的集合:小镇纯净善意的人际关系以及”无邪“的人心;在反季节蔬果大行其道的年代意外品尝到了自然生长的植物的...
关键词:取景器 《思无邪》 词语 世界 人际关系 反季节 回忆 纯净 
地理空间·叙事伦理·生命感觉--徐则臣的小说北京被引量:3
《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107-109,共3页张琦 
北京是徐则臣小说中特别显眼的地理空间。当然,都市已经成为当下小说非常重要的场景。然而,北京在徐则臣的小说中并不仅仅是场景,而是书写对象,确切地说,这个书写对象并非北京而是北京的“局部”。选择城市的哪一部分,这涉及生命...
关键词:当下小说 生命感觉 地理空间 北京 叙事伦理 场景 书写 都市 
新世纪乡村小说的几种表情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09年第1期42-44,共3页张琦 
在新世纪的小说中,都市、乡村、小城镇构成了几类显赫的空间,尤其是前两者。这也是与目前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趋势相呼应的。城市化不仅带来了城市生活形态的变化.也极大地冲击到广大的乡村,影响人们对生活的预期、对土地的情感、对传...
关键词:乡村小说 城市化趋势 表情 生活形态 中国社会 生活方式 小城镇 都市 
徐则臣的都市聊斋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08年第2期66-69,共4页张琦 
徐则臣的小说世界大体上可以分为都市(尤其是北京)和故乡(运河边的水乡小镇)。其中,以北京(当然,是外来者的北京)为背景的小说颇引人关注,如《啊,北京》、《西夏》、《三人行》、《跑步穿过中关村》、《把脸拉下》等。事实上...
关键词:都市 小说世界 聊斋 《三人行》 时间线索 90年代 外来者 北京 
游戏在当代戏剧中的缺席与出场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99-103,共5页张琦 
泛政治化的语境导致了游戏的缺席,社会的松动和戏剧观的变化使之得以出场。高行健的游戏观注重其人性解放的功能。90年代以来游戏的含义因孟京辉等人的实践具有了另一重含义——戏剧的存在状态和演出过程本身成为关注对象,舞台变得更加...
关键词:游戏 戏剧 高行健 孟京辉 
“异乡”与“我城”——外来者的小说北京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06年第5期50-53,共4页张琦 
关键词:北京 小说 异乡 身份认同 生活 人物 传奇 尴尬 
虚拟的乡土与真实的身体——对近期小说中方言写作的一种阐释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226-230,共5页张琦 
近期一些用方言写作的小说在文本中用方言虚构出一个独特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凸显出尚未被公共话语磨损的个体生命经验和身体处境。在差异性逐渐丧失、生活经验趋同的当下语境中,这类小说的意义在于以书写抗拒简化、拯救个人经验。
关键词:方言 乡土 身体 简化 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