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斐

作品数:16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话本小说清初男性气质理欲之辨主情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女子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论坛》《中州学刊》《许昌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主情论”到“情教论”——从“三言”的私情类故事看冯梦龙思想的转变
《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73-76,共4页施文斐 
对晚明以来尚情思潮的接受使得私情类故事成为冯梦龙"三言"的表现重点,但冯氏学术渊源的复杂性又使得对此类故事的书写总是以"私情+婚姻"的"半截子"模式告终,冯氏的主情论因此而显现出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不彻底性"。对这一所谓"不彻底...
关键词:主情论 情教论  私情 不彻底性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男权文化阐释——兼及对女权主义的启示被引量:1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6-14,共9页施文斐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性别书写与近世白话小说"(项目编号:2014YB11)
从意识形态(阳具崇拜)到思维逻辑(从生殖力的父性归属推导出性别权力的男性归属),再到男权制的两大保障机制("乱伦禁忌"与"族外通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可以说内置了一整套完整的男权文化系统。男权立场的预设使得古老的男权文化...
关键词:阳具妒羡说 性别权力 阉割情结 乱伦禁忌 社会性别 男权制社会 社会建构 
社会性别、男权统治与社会契约论——重读盖尔·鲁宾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被引量:2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0-18,共9页施文斐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性别书写研究与近世白话小说"(项目编号:2014YB11)
著名的女权主义者盖尔·鲁宾在《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中首次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并促成了女权主义视野下"社会性别"理论的迅速崛起。然而,这一女权主义核心范畴的本源实际上却是有着鲜明男权立场的社会契约论。为...
关键词:社会性别 社会契约论 父权制 兄弟同盟 女人交换 性契约 
性别隔离与男权话语中的权力运作被引量:1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8-16,共9页施文斐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性别书写研究与近世白话小说"(项目编号:2014YB11)
性别隔离发源于古老的女体禁忌,最初仅为出于生命安全忧虑而向特定女性实施的周期性隔离措施。男权话语通过提炼女体禁忌中的歧视"因子"、预设虚构的话语前提以及实施种种话语策略等一系列的话语权力运作,巧妙地将原本保持中立立场的安...
关键词:性别隔离 女体禁忌 女性劣等论 身体控制 话语权 话语权力 
宋明话本小说中的男性气质书写与两性关系模式构建
《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63-171,共9页施文斐 刘锋焘 
文、武是中国古代男性气质的核心,是男性气质的重要体现。宋明话本小说中的男性气质书写呈现出了明显的偏重性、阶段性,实为一个持续构建的动态过程,与不同阶段的文化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联;而女性气质书写乃至女性形象塑造则更进...
关键词:话本小说 男性气质 两性关系模式 性别本质主义 
从宋人语境看底本与话本的关系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7年第6期147-151,共5页施文斐 刘锋焘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近世话本小说的兴衰与两性关系变迁研究"(X2014YB11)
我国宋代弹词讲唱艺术中底本与话本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事实上,宋人语境与今人语境有本质的区别。以今人浓重的文体意识去理解宋人的语汇,是造成持久争论而不能决疑的根源。宋人语境中"话本"一词的泛化色彩以...
关键词:宋人语境 话本 底本 泛化色彩 话本小说 
试论明末短篇话本小说中的军事色彩与对男性气质的重塑被引量:1
《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45-48,共4页施文斐 
明末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极大地促发了话本小说家们的军事热情,战乱题材的介入与军事见解的表达使得这一时期的话本小说呈现出强烈的军事色彩。军事色彩的增强势必会对男性气质的书写提出新的要求。被"三言"所推崇的文人气、女子气于此...
关键词:男性气质 谈兵 去柔 武人气(男子气概) 豪侠气 
“理欲之辨”与清初理性精神的复归
《安康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施文斐 
从宋儒到晚明先锋派文人再到清初具有反思精神的思想家,人们之于理欲观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清人不仅纠正了宋儒"理欲对立"的错误,同时也批判了晚明士人在欲望上的过度放纵;既不赞成明人的"弃理从欲",同时也反对宋儒的"存...
关键词:欲的公、私之辨 存理灭欲 以“礼”代“理” 以理制欲 理、欲兼顾 
江南情结及清初才子佳人题材的别样意味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第1X期24-27,共4页施文斐 
清初才子佳人题材故事隐含的江南情结以及与之相关的江南才子形象的塑造,于八股时文之外'诗才'这一新标准的确立,对科举考试的复杂态度等并不应单纯地从文人作者的补偿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解读,而应置放于这一题材故事普遍流行的'清初之际...
关键词:江南情结 江南才子 诗才 华夷之辨 遗民情绪 
“理欲之辨”与清代前中期的女性婚姻道德生活——以“贞节观”及其引发的诸种道德困境为探讨对象
《安康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22-26,43,共6页施文斐 
相较于对宋儒理学的照单全收,清人更趋向于以原始儒学为参照,对宋儒之"理"加以辩证审视,并试图于"理"之外寻求新的道德标准,原始儒学那温情脉脉的人道主义关怀于是成了这一意图的重要指向。这一富于人性化的思考维度在清人论及"贞节观"...
关键词:情感化道德 以理顺情 从一而终 寡妇再嫁 未嫁守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