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红

作品数:1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花间集》词论词选词谱传统文化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学研究》《中国韵文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末论词词初探
《临沂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32-39,共8页李冬红 
《全宋词》存论词词17首,皆为南宋末年作品,与这一时期词体的成熟、创作的繁盛及词学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常以抽象的景物描写或意境描摹,对词人词作进行感性化的风格评价,多因人论词,而非有意地因词论词,有誉美之嫌。宋末论词词是...
关键词:宋末论词词 因人评词 感性批评 
“以诗为词”的表现方式与词作风格之关系——以“寓以诗人句法”为例
《济宁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60-65,共6页李冬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词谱的生成机制及其词学功能研究"(16YJA751010)
"以诗为词"是宋词的一种创作手法,源于陈师道对苏轼词的评价。"寓以诗人句法"是"以诗为词"的最基本表现方式,但作为品评词人的常用述语,其具体内涵与评价指向与人们对"以诗为词"的变革性认定并非一致。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晏几道、秦观等...
关键词:以诗为词 诗人句法 词作风格 
山东地区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114-114,共1页李冬红 吴建 
近些年,随着中央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宣传力度的加强,全国各地掀起了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与之相适应,教育部对大中小学各级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也做了具体明确的指导。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在日常的教学...
关键词:教学现状 古代诗歌 山东地区 中国传统文化 初中 传统文化教育 宣传力度 中央政府 
山东地区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现状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年第11期91-92,共2页李冬红 庄梅 
近些年,随着中央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宣传力度的加强,全国各地掀起了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与之相适应,教育部对大中小学各级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也做了具体明确的指导。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在日常的教...
关键词:古代诗歌 教学现状 高中语文 山东地区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中学教材 宣传力度 
明清词谱的选体特点被引量:1
《济宁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2-45,共4页李冬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751035)
早期词谱多是从词选中派生而来,词谱有着许多明显的选本特征,词谱编订者常常抛开单纯说明格律的局限,在例词选择方面掺入风格化的内容,表现鲜明的词学观点,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一般而言,词谱在音律与调谱方面颇具适用性,但在阅读性方...
关键词:明清词谱 格律 风格 选本 
明清词谱中的“同调异体”
《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119-123,共5页李冬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诗词曲的文体互摄及批评走向与词史演进"(11YJA751035)
从简单的定调到同调异体概念的形成,从同调分体的粗疏到异体辨析的细化,从简单的标注到固定的谱式,明清词谱中对同调异体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分析探究也更趋合理与成熟,进一步完善了词谱的编纂体制,增加了词谱的词学价值。同时,对加强...
关键词:明清词谱 同调异体 谱式标注 词体辨析 
论王伯沆评批《红楼梦》之“运诗词意入白话”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1期135-140,共6页李冬红 
《红楼梦》评点中,王伯沆对《红楼梦》语言成就的研究是非常突出的。不仅有大量评语论到小说语言的很多方面,还给予一些富有价值的理论阐发,"运诗词意入白话"就是其中一"说"。王伯沆从小说语言雅化的角度,肯定《红楼梦》对诗词意境的艺...
关键词:王伯沆《红楼梦》评点 诗词意 白话化用 
论明清词选的谱体特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93-97,188-189,共5页李冬红 
明清之际,词的律谱之学逐渐兴盛。与此相适应,人们将词的格律谱的观念用于选词,使大量词选都多少带有词谱的特点,如同调汇列、标注格律、详列异名、并存异体、评述韵法等,体现为对于词体样式的关注,将目光聚焦到词的格律上来,并以之作...
关键词:词选 词谱 同调汇列 格律聚焦 
宋代诗词雅俗走向的文化成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36-39,共4页李冬红 
宋代诗词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因文体特点、创作心态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在雅俗走向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是宋代文化中雅俗观念的直接体现,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雅俗两种文化的交融。这种现象说明,时代文化影响甚至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同时文学...
关键词:宋代诗词 雅俗走向 文化成因 
宋型文化中诗词的不同走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5,共5页李冬红 
在雅俗文化相互渗透的宋代文化环境中,雅致和世俗成为文士们审美意趣与生活情趣对立统一的两个基本点,他们的文学作品也典型地体现出雅俗兼融的特点。但是由于文体特点、功能、地位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宋诗和宋词在雅俗发展上出现了不一...
关键词:宋型文化 诗词走向 雅致 世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