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娜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加里·斯奈德现代文明女性诗歌生态整体观诗歌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山花(下半月)》《中国轻工教育》《作家》《北方文学(下)》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然的言者——罗宾逊·杰弗斯的非人类主义哲学观
《北方文学(下)》2016年第7期177-180,共4页洪娜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学地域主义’视阈下的美国西北诗派研究”(项目编号:15YJA752002)的阶段性成果
罗宾逊? 杰弗斯被公认为美国文坛最富哲思的诗人之一.他的“ 非人类主义”哲学观念贯穿其诗歌创作的主题,他呼吁人类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重新看待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强调自然万物的价值优先;他对美国现代文明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
关键词:非人类主义 现代文明 有机整体观 
原始文化的寻根者——走近美国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
《译林》2015年第4期16-19,共4页洪娜 
加里·斯奈德(GarySnyder)是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禅宗信徒、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中的一员,斯奈德也具有异于陈规旧俗的激进思想以及对社会问题的重视,但他选择了与其他成员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 诗人 美国 原始文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垮掉的一代” 诗歌创作 社会问题 
差异与融合——加里·斯奈德的文学翻译观探析被引量:2
《译林》2012年第6期211-215,共5页洪娜 
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度自主科研项目“和而不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加里·斯奈德文化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10KYZY22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没有强弱之分,没有优劣之别.文化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正是这些差异性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但由于文化间存在差异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互相碰撞与冲突.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 Gary Snyde...
关键词:寒山诗 译语读者 斯奈德 文学翻译观 
女儿自我成长的重构——2011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得主及其获奖作品
《译林》2011年第4期203-205,共3页洪娜 
鲜为人知的美国女作家克莱尔·范德普尔(Clare Vanderpoo1)凭借其新作<月光照曼镇>(Moon Over Manifest,2010)摘取了2011年度美国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的桂冠.该奖项始创于1922年,是为纪念英国著名出版家、儿童文学...
关键词:父亲角色 获奖作品 吉迪恩 父亲形象 经济大萧条 自我成长 
艾·泰勒获得2010年罗斯·里利诗歌奖
《外国文学动态》2011年第1期54-54,共1页洪娜 
2010年底,九十岁高龄的美国诗人艾莉诺·罗斯·泰勒(Eleanor Ross Taylor,1920-)摘取了年度罗斯·里利奖。此奖始创于1986年,由诗歌基金会和《诗歌》杂志出版社赞助并组织评选,乃美国诗坛最具威望奖项之一。该奖每年在美国健在的...
关键词:2010年 诗歌奖 罗斯 泰勒 《诗歌》 美国 出版社 基金会 
以英语新闻促进大学英语的创新教学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0年第9期109-111,共3页洪娜 
为丰富深化教学内容。适应四六级听力、阅读中经常出现的新闻体裁,笔者尝试将英语新闻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本文探讨了如何综合利用各种英语报刊、影响及网络资源以选取英语新闻,并如何融入教学实践之中。这种以新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有...
关键词:英语新闻 大学英语教学 
加里·斯奈德的生态诗学研究被引量:1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期225-227,共3页洪娜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第一个将荒野奉若神明的诗人。他透过对生命世界的重新审视,试图用他的诗作改写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观念,如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观、人与自然关系、荒野象征等。他用意境深远的诗歌唤醒人类在功利主义驱动下沦为征服自...
关键词:荒野情结 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文明 生态整体观 
走出“普拉斯”后的平和书写——翟永明90年代诗歌创作
《山花(下半月)》2009年第10期121-123,共3页洪娜 
回望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诗坛,女诗人之活跃颇为引入注目.然而,在这"缪斯的大百花园中,盛开着一枝使人颤栗的'黑郁金香'.它卓立而不群,神秘而迷人,浑身散发出砭人肌骨的寒气.这枝黑色的郁金香就是女诗人翟永明,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标...
关键词:翟永明 黑夜意识 普拉斯 女性诗歌 诗歌创作 
《印度之行》的生态批评解读
《电影文学》2009年第16期106-108,共3页洪娜 
爱·摩·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因其政治文化考量,多年来成为众多批评家及读者的评论焦点。而本文试图另辞蹊径,旨在探究该小说所体现出的独特的生态观,主要从三方面来阐明:福斯特对文明的批判、万物合一的宗教观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
关键词:生态批评 生态整体观 生态女性主义 
走出“黑夜”后的平和书写——中国当代女性诗歌
《作家》2008年第8期10-12,共3页洪娜 
翟永明等当代女诗人,在20世纪80年代深受普拉斯等美国自白派诗人的影响,如黑色意象、强烈的女性立场、自白式的言说方式等。但是,到了90年代,由于社会背景及文化语境等方面的改变,她们逐渐摆脱了自白派诗人的影响,从言说方式、女性视角...
关键词:女性诗歌 黑色意象 女性视角 叙事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