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鸿志

作品数:1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苏绣丹青传承变电器光亮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大舞台》《美术教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丹青国色,今古情缘
《青春岁月》2018年第17期22-22,共1页葛鸿志 
牡丹从药用嬗变成一种文化,被历代文人、画家演绎了千百年。在各个时代,它被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样式、审美倾向。不同的人,则通过牡丹抒发各自的情怀,展现各自的人格精神。
关键词:牡丹 文化 绘画 
猴年话猴画
《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第14期14-15,共2页葛鸿志 
猿猴是常见的绘画题材,不同时代中不同的文化倾向,会对绘画的发展与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猿猴绘画题材的历史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思想的改变与绘画风格的变化。
关键词:  文化 易元吉 画风 特点 
苏绣创新教学实践被引量:1
《大舞台》2015年第8期182-183,共2页葛鸿志 
苏绣是苏州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这些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苏绣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丰富苏绣产品的艺术审美意蕴,无疑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在高校尝试苏绣创新教学实践,...
关键词:苏绣 人才培养 创新实践 教学模式 
佛教美术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探究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2期106-108,共3页葛鸿志 
佛教美术包含雕塑、壁画、色彩和结构造型等艺术形式,在传入中国后因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与传统绘画相融共通,成为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最大的外来艺术。古代佛教美术以思想文化为媒介,完善了传统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促成中国传统绘画内...
关键词:佛教美术 传统绘画 相容 发展 
缂丝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教学
《芒种》2015年第11期136-137,共2页葛鸿志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311054011Y
缂丝是一门古老手工技艺,是吴文化的物化,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把地方优秀传统工艺文化引入美术教育,既是契合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的载体。
关键词:缂丝 传承 创新 实践 
活化苏绣艺术 演绎当代精神
《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44-46,共3页葛鸿志 
苏绣作为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传承与发展存在喜忧参半的局面。人才断层被认为是影响苏绣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关键要改变原有的一些固有定义、概念,只...
关键词:文化产业 苏绣 传承 艺术性 时代性 活化 
速写要点浅议
《大舞台》2014年第9期39-40,共2页葛鸿志 
速写是快速的写生方法,属于素描的一个种类,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敏锐的观察、简练扼要的表现是速写最基本的要求。本文论述了速写的基本涵义和书写特点,以期为速写学习者提供借鉴资料。
关键词:速写 绘画形式 书写 
穿针引线话苏绣 传道授业说育人
《艺术评论》2013年第2期127-129,共3页葛鸿志 
苏绣作为苏州工艺美术众多门类之一,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细腻、雅致的艺术特点似有几分苏州人的性格;它的精巧、灵秀又具有苏州工艺美术的总体特征;与苏州的人文历史一脉相承,因此,近些年苏绣被冠于"苏州城市名片"之誉。苏绣最早发...
关键词:苏绣 育人 授业 传道 工艺美术 艺术特点 人文历史 周边地区 
品读徐悲鸿《春山十骏》图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70-72,共3页葛鸿志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他笔下的马融西方解剖学方法于传统笔墨之中,使"骨法用笔"得到了"科学性"的体现。群马图——《春山十骏》以长卷的形式打破了常规动物题材画的格局,画中配以山水草木,以坡地和层层远去的山头作为主体对象的背景,...
关键词:徐悲鸿 《春山十骏》 构图 解剖 “骨法用笔” 
中国画教学漫议——有感于央视“书画频道”的绘画教学节目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年第5期88-89,共2页葛鸿志 
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教学中它既是一门传授知识技能的课程,更是一门美育的课程。而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将直接影响其教学的目标取向,作为入门级的国画教学虽然没有专业级教学那么要求高,但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鲜明...
关键词:国画教学 “因材施教” 本质内容 形式内容 认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