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琦

作品数:11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天津老城厢历史地段地块创意产业集聚区灾后重建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时代建筑》《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面向绿色、和谐的建筑学再思考被引量:2
《新建筑》2017年第3期26-29,共4页张颀 解琦 
以历届国际建协大会议题为脉络回顾建筑学演变历程,明确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建筑学未来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点方向,"绿色、和谐的空间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任务,尚须深入探索"人与建筑环境关系"这一基本问题,从而创新建筑空间设计理...
关键词:建筑学 传统与拓展 建筑环境 可持续发展 建筑空间设计 
乡土再造:建筑师设计价值的四个表达被引量:7
《建筑学报》2016年第8期96-100,共5页张颀 王志刚 解琦 魏力恺 曲晓舟 林舒玲 杜一鸣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13011);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3JCYBJC19800)
自2009年以来,天津大学AA创研工作室陆续在城市之外开展了一些设计工作,从最初凭直觉帮助乡村学校重建复兴,到后来全面介入乡村建设过程,从靠理解锁定宜居村镇研究和实践方向,进而有重点地深度挖掘乡建文化内涵,再拓展乡建工作内...
关键词:设计价值 建筑师 乡土 乡村建设 设计工作 天津大学 文化内涵 震后重建 
四川5·12灾后重建——卧龙自然保护区学校项目
《城市环境设计》2015年第6期168-169,共2页张颀 解琦 
基本情况 卧龙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扩建于1975年,1980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1983年成立大熊猫研究中心,同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简称卧龙特区,辖区与自然保护区完全重合)并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管...
关键词: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 灾后重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自然遗产 学校 特别行政区 特大地震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宜居性”探讨被引量:5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年第2期7-10,共4页解琦 张颀 
在认识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华润希望小镇为例,阐释建设宜居新农村的内涵,即以保障农村"自然和谐,安居乐业"为核心,通过培育适宜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符合现代农村和谐发展的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宜居 农业现代化 华润希望小镇 
城市宽容度促进创意产业集聚——以巴黎玛黑区为例被引量:3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38-141,共4页解琦 
借助佛罗里达的"创意资本理论",解读法国巴黎玛黑区为何能在非规划控制的前提下由工人阶级社区成功转型为创意阶层社区,以其创意产业自发集聚的发展路径,阐明对创意阶层的吸纳是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前提,一个拥有更多市场需求、更多专...
关键词:创意产业集聚区 创意阶层 宽容度 
四川汶川卧龙特区耿达一贯制学校
《建筑学报》2013年第8期52-55,共4页张颀 解琦 张键 吴放 
概况 "5·12"地震使四川卧龙特区教育建筑全部损毁,灾后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办学"的方针,根据用地和生源情况,集中优质资源恢复建设两所寄宿制学校,其中耿达片区建立12年一贯制学校1所,卧龙片区建立中心小学1所,资金筹措全部来源于香港...
关键词:四川汶川 一贯制 教学楼 学校 
灾后重建:四川汶川卧龙特区耿达一贯制学校被引量:3
《建筑学报》2013年第8期56-57,共2页张颀 解琦 张键 吴放 
概况"5·12"地震使四川卧龙特区教育建筑全部损毁,灾后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办学"的方针,根据用地和生源情况,集中优质资源恢复建设两所寄宿制学校,其中耿达片区建立12年一贯制学校1所,卧龙片区建立中心小学1所,资金筹措全部来源于...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 灾后重建 卧龙 四川 特区 汶川 地震灾后 资金筹措 
圭园工作室 天津华汇建筑景观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被引量:1
《时代建筑》2010年第5期116-121,共6页张颀 解琦 
真诚执著地做设计,无需阿世媚俗或争名逐利,这在当今的中国建筑圈是一件非常艰难同时又非常享受的事。带着这种理想,周恺率其设计团队,为城市和业主创造出一组淡泊宁静、意蕴天成的宅院建筑——圭园。
关键词:院子 景观 过火砖 淡泊宁静 
钢筋混凝土里的“天津味儿”——鼓楼街区A地块(西北区)复原与再生被引量:7
《建筑学报》2008年第3期70-75,共6页张颀 解琦 
从建筑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表征、建筑对城市形态的重构、建筑艺术创新等方面,客观分析探讨天津老城厢鼓楼街区A地块(西北区)复原与再生建筑设计和工程实践经验,以寻求城市范畴内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建筑答案。
关键词:历史地段 复原 再生 民族化 人性化 
回归与再生——天津老城厢杨家大院保护再利用被引量:8
《新建筑》2007年第6期56-59,共4页张颀 张微 解琦 
介绍了天津老城厢杨家大院保护性改造再利用实施方案。通过采取积极的态度,尊重历史又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将一座残留的合院建筑改造为当代高档社区会所;力图使传统建筑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找到归属感并重塑自身活力,探求历史性建筑保护和...
关键词:大院 历史性建筑 保护 改造 再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