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莹莹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布洛陀文化历史生态审美范式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品位·经典》《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教学视觉角下的民族预科《阅读与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1年第11期323-325,共3页许莹莹 
2015年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科研项目:“生态式教学背景下《阅读与鉴赏》课程美感研究”(项目编号:2015A010)阶段性成果。
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来,语文阅读的过程其实是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民族预科《阅读与鉴赏》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美生审美场中不断改革。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阅读美感结构从最原始的情感体验,经过自发形态的意志感应,最终在阅读过程中实现审...
关键词:生态 教学 民族预科 阅读 
浅析布洛陀文化的生态和谐思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00307-00308,共2页许莹莹 
2016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布洛陀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共生之路探析”(项目编号:KY2016YB108)。.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和谐思想。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挖掘布洛陀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意蕴,对中华民族和谐观的建构与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布洛陀 生态 审美 和谐 思想 
布洛陀传统文化中稻作文明的生态审美探析被引量:3
《品位·经典》2020年第5期49-50,共2页许莹莹 
2016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布洛陀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共生之路探析”(KY2016YB108)阶段性成果
稻作文明是布洛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布洛陀文化中探讨壮民们从原始社会到当代社会的稻作文明的审美生态,挖掘生态审美系统的对生规律,从而促进稻作文明实现更高层次的整生。整生是审美的系统规律和最高规律,是最理想的审美生态,是...
关键词:布洛陀文化 审美生态 稻作文明 生态系统 
南宁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整生性发展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年第6期27-28,共2页赵民威 王美桂 许莹莹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绿城南宁的生态整生化发展>(项目号:201204LX095)的研究成果
南宁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这里居住着壮、汉、苗、侗、瑶、回、仫佬等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0%以上,这里的文化可谓是丰富多彩,然而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壮族又是主要的居住民族,自古以来,壮族文化对南宁的影响颇为深远...
关键词:布洛陀 壮族文化 文化性质 民族聚居 五色糯米饭 节日文化 世祖 城市经济 旅游节 主要聚集地 
手机短信的美学研究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年第11期149-150,共2页许莹莹 赵民威 
手机短信作为第五传媒的雏形,实现了手机与文学的联姻,真正成为文学的载体。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探讨,分析手机短信广受青眯的原因,挖掘其美学价值,希望能更好地引导人们发挥手机短信的优势。
关键词:手机短信 功能美 音韵美 修辞美 意蕴美 
浅论王国维“意境”说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年第5期58-59,共2页许莹莹 赵民威 
王国维的"意境"说是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这一美学范畴是王国维在中国古代文人对"意境"研究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美学思想而提出的。王国维的"意境"说对中国古典美学走向现代美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关键词:王国维 意境 “情”与“景” “造境”与“写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生态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80-183,共4页许莹莹 
研究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生态,揭示其依生之美、竞生之美、共生之美三大审美范式,有利于掌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历史生态 审美范式 依生之美 竞生之美 共生之美 民族政策 
浅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五育”的逻辑生态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186-188,共3页许莹莹 
研究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生态逻辑框架,挖掘该教育的组织状态、结构状态,展示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这五大质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从而推进少数民族...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生态 逻辑 
浅析布洛“心理距离说”的缺陷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3期137-139,共3页许莹莹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形成美感的尺度,指出审美观照的最佳距离。但是"心理距离说"存在一定缺陷:它脱离了审美客体;脱离了审美主体的实践经历;脱离了审美主体的社会性;其审美非功利存在内在矛盾性。
关键词:布洛 “心理距离说” 审美主体 实践经历 社会性 审美功利 
论生态农业景观的审美性质——以桂林阳朔县三高观光农业示范带为考察对象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何军斌 许莹莹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09106080101M397);广西民族大学田野调查;社会调查资助项目(gxun-dc0913)
农业一直以来被看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对象,很少有人把农业景观看作审美的对象。现代生态农业不仅注重生产效益,更加注重其生态效益和审美功能。生态农业的审美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与农业的自身特点有关,不仅体现在生态农业本...
关键词:生态农业 生命性 整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