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佑文

作品数:48被引量:28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行政参与权公众参与就业歧视就业平等权教学方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理论学刊》《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大学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地方立法中的适用探索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6-54,共9页邓佑文 马铁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行政参与风险防范法治化研究”(20BFX043);浙江师范大学地方合作平台科研项目(PTY1052200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新时代的表达方式,是中国法治建设中必须贯彻落实的重要理念。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地方立法中的适用,从民主的角度为地方立法的完善提供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贯彻...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 地方立法 民主立法 公众参与 
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功能、困境及其突破被引量: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78-85,共8页邓佑文 张恒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行政参与风险防范法治化研究”(20BFX043);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地方立法人才校地合作培养模式建设”(浙教办函[2019]365号);浙江师范大学校地合作平台项目“地方立法基本理论研究”(PTY10519004)。
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对地方立法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表达意见和诉求,进而影响立法结果的活动。它能够促进地方立法的民主性、科学性、合法性和正义性。然而,实践中,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在参与主体、参与规则、参与保障机制...
关键词:公众参与 地方立法 参与主体 参与规则 
谦抑理念在行政处罚中的展开
《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23年第3期69-81,共13页邓佑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行政参与风险防范法治化研究”(20BFX043);浙江师范大学自主设计科研课题(ZZ323205020520013032)的阶段性成果。
行政处罚的谦抑蕴含谦和、节制和恰当三层意涵。行政处罚的谦抑理念可分两步予以证立。首先从权力属性、行政方式、制度目的和实践价值四重维度证成谦抑的正当性;其次通过理念与性质、原则、指导思想等相关概念辨析,释明谦抑是对行政处...
关键词:行政处罚 谦抑理念 处罚审慎 处罚恰当 
全过程民主在法律规范实施监督中的适用探索被引量:4
《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1期115-124,共10页邓佑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行政参与风险防范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20BFX043);浙江师范大学自主设计科研课题(项目编号:ZZ323205020520013032);浙江师范大学地方合作平台科研项目(项目编号:PTY10522001)
全过程民主对法律规范实施监督具有程序和实效双重价值,在法律规范实施监督过程中引入全过程民主能更好地保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在法律规范实施监督中落实全过程民主,要求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监督手段具有多样性、监督过...
关键词:全过程民主 法律规范 实施监督 适用价值 适用要求 
谦抑理念在行政处罚中的展开被引量:22
《法学》2022年第10期18-31,共14页邓佑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行政参与风险防范法治化研究”(20BFX043);浙江师范大学自主设计科研课题(ZZ323205020520013032)的阶段性成果。
行政处罚的谦抑蕴含谦和、节制和恰当三层意涵。行政处罚的谦抑理念可分两步予以证立。首先从权力属性、行政方式、制度目的和实践价值四重维度证成谦抑的正当性;其次通过理念与性质、原则、指导思想等相关概念辨析,释明谦抑是对行政处...
关键词:行政处罚 谦抑理念 处罚审慎 处罚恰当 
论地方立法质量评估的法经济学标准
《惠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28-34,共7页邓佑文 陈正浩 
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浙教办函〔2019〕365号)。
基于地方立法合理配置资源之必要,调处利益冲突并获致整体效益增长之吁求以及服务经济发展之所需,在地方立法质量评估中应用法经济学标准势在必行。但地方立法质量评估的法经济学标准理论构建不够成熟,实践应用也有所缺位。为解决法经...
关键词:地方立法 地方立法质量评估 法经济学标准 
法治乡村建设的难题及其破解策略被引量:4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47-52,共6页邓佑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重要战略研究”(16ZZD019)。
“法治乡村”建设目标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视。法治乡村建设是乡村法治思维培育、乡村良法体系建构和乡村干部群众普遍遵守良法的系统工程。综观我国乡村法治现状,尚有乡村人伦思想与法治思维存在抵牾、村规民约与...
关键词:法治乡村 村规民约 良法 法治思维 
论运动员法律意识的提升
《西部学刊》2020年第12期81-83,共3页邓宇轩 邓佑文 
运动员具有普通公民和运动员职业双重身份,不但需具有普通公民的守法意识,同时还要养成遵守体育法规和竞赛规则的意识。对我国运动员行为进行观察发现,不少运动员不但缺乏普通公民的基本法制观念,也未形成严格遵守体育法规习惯和公平竞...
关键词:运动员 法律意识 法律素质 法制观念 规范化管理 
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实践困境之破解——一个法律解释方法的视角被引量:14
《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10期61-71,共11页邓佑文 
2015年修改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有限的地方立法权,同时,其规定的该立法权限的模糊性导致了立法实践面临越权立法之隐忧、立法求稳不求实之尴尬以及立法需求被抑制之无奈等困境。欲破解上述困境,需对该立法权限条款进行正确解释,以...
关键词:设区的市 地方立法权 地方治理 法律解释方法 
从身份识别到行为识别:个人信息侵权认定的路径选择被引量:3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37-48,共12页邓佑文 王文文 
附着于个人信息之上的人格利益与财产价值决定了信息保护和信息利用之间存在天然张力,为探寻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我国司法过度重视个人信息的身份识别性,从而出现权利界限认定模糊、排除信息侵扰行为的侵权救济困难等司法困境。欲突破上...
关键词:个人信息 权利客体 身份识别 行为识别 构成要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