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坤

作品数:38被引量:6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文桐城派清代文章学彭孙遹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丛》《文艺理论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法实践、符号层累与记忆重构——新文化史视域下古代文章虚字观念的动态张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02-113,234,共13页余祖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别集所附古文评点研究”(20BZW119)。
古代文章虚字不只为精英阶层所关注和讨论,更广泛渗透到各阶层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在新文化史视角下重审古代文章虚字观念,可以看出,虚字不仅是文章结构、声调与情感表达的核心工具,更通过日常教育、科场规则和集体实践,演化为具有象征...
关键词:虚字 新文化史 文章写作 集体文学观念 文化符号 
中国古代散文文法术语的现代阐释
《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8期113-121,206,共10页余祖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别集所附古文评点研究”(20BZW119)。
中国古代散文文法术语研究是提炼古代散文研究话语、推动古代散文研究走向深化和细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内在要求。古代散文文法术语直观、形象、具体、细腻的特点...
关键词:古代散文 文法 术语 概念 范畴 
“语录不可阑入古文”说的生成及现代省思被引量:1
《求是学刊》2024年第3期140-149,共10页余祖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语录类文献整理与儒家话语体系建构及传承的研究”(20&ZD26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别集所附古文评点研究”(20BZW119)。
唐宋以降,禅宗语录和儒家语录大行于世,流风所及,许多文士在古文写作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效仿语录形式,或者掺入语录中的常见用语。这种做法相当普遍,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迄至清代前中期,“语录不可阑入古文”成为一种集体认同。在此...
关键词:语录 古文 语体 方苞 桐城派 
桐城派内外的方东树--从其与姚鼐“未正师生之称”谈起
《文艺研究》2024年第4期51-64,共14页余祖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别集所附古文评点研究”(批准号:20BZW119)成果。
方东树一般被视为姚鼐弟子和桐城派在嘉庆、道光间的重要代表之一,但他本人却公开申明自己虽曾从学于姚鼐,但并未正式确定师生名分。这折射出他与桐城派复杂的离合关系。细勘方东树的古文理论与创作,会发现他对桐城派文道论、文用论乃...
关键词:桐城派 方东树 理论与创作 文学流派 义法说 同中之异 文道论 总体面貌 
层累而成的经典--“绣囊记”故事题材的嬗变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74-80,共7页彭诗雅 余祖坤 
程派名剧《锁麟囊》的故事脚本一般被认为出自焦循所著《剧说》一书中收录的小说《只尘谈》。但实际上,在更早的清代笔记小说《翼駉稗编》和《夜雨秋灯录》中,就分别收录了类似题材的故事《侠报》和《闺侠》。“绣囊记”这一故事题材经...
关键词:锁麟囊 翼駉稗编 夜雨秋灯录 剧说 
被低估的桐城派古文家方东树——基于《考槃集文录》及其所附自记、自评的讨论被引量:1
《学术界》2023年第5期181-189,共9页余祖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别集所附古文评点研究”(20BZW119)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关于方东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学理论和学术思想两个方面,而其古文创作特点及成就却长久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方东树不仅长于说理、论事,而且还写下了一些不事藻采、感人肺腑的传记文,可补史传之不足;尤其是其家传,颇有归有光之遗...
关键词:方东树 桐城派 古文观 古文创作 汉宋之争 
《四六雕龙》叙录
《骈文研究》2022年第1期138-142,共5页余祖坤 
《四六雕龙》采用类书分类编次的形式,汇编了相当丰富的骈句,而每一对句之下,又以双行小字形式注明其典故的文献出处,堪称一部骈句辞典和典故辞典。尽管《四六雕龙》还存在搜罗不全面、分类详略不均等缺点,但它不仅有助于骈文写作时搜...
关键词:《四六雕龙》 体例 文献价值 《骈语雕龙》 
“掉笔”的内涵与意义——以苏轼散文为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19-124,共6页余祖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别集所附古文评点研究”(20BZW119)。
“掉笔”亦称“掉转”“掉尾”“神龙掉尾”,是指文章临结尾时使意脉陡然变向的笔法。其具体表现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转”,即指文章收尾时陡然转折,从而使意脉由正向反逆向变换。这种情况下,“掉笔”又可以称为“反掉”;另一种是“折”...
关键词:掉笔 掉转 反掉 古代散文 苏轼 
评点之学与文学本位的回归——以舒芜《红楼说梦》为例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5期96-104,共9页余祖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别集所附古文评点研究”(20BZW119)。
中国文学研究要回归文学本位,有必要适当借鉴和吸取古代文学评点的理论、术语、视角以及方法。在这方面,舒芜的《红楼说梦》堪称范本。舒芜之前的红学研究,虽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考证烦琐、穿凿附会的弊病。《红楼说梦》借鉴...
关键词:舒芜 《红楼说梦》 古代评点之学 文学本位 精诵 
作为副文本的清代古文自评
《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3期80-88,159,共10页余祖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别集所附古文评点研究”(20BZW119)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古文评点的载体主要是选本,施评者一般是专业的选评家,在这种主流背景下,清代别集随文所附的古文自评,就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自评既体现了部分清代古文家对于本朝文化、文学以及自身才华的强烈自信,具有重要的文化史...
关键词:清代古文自评 副文本 士人心态 理论意义 文献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