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

作品数:20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言语语言学言和范畴化儿童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研究文摘》《外国语文研究(辑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大连市社会科学院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重叙事进程策略下《饥饿游戏》三部曲中的战争观审视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110-112,共3页刘江 
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的《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2008-2010)三部曲是21世纪以来极富思想性的青少年文学作品,对战争的探讨是该系列的一个重要主题。然而,评论界对该系列呈现的战争主题颇多争议,研究者们之所以展现出截...
关键词:《饥饿游戏》 小说情节 三部曲 青少年文学 战争主题 
双重叙事进程策略下《饥饿游戏》三部曲中的战争观审视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81-86,154,155,共8页刘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儿童文学百科全书》翻译及儿童文学批评史研究”(19ZDA297)阶段性成果。
战争是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三部曲中的重要主题,然而,评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争论不休。一些研究者认为柯林斯的创作仍在延续传统的战争神话叙事,因此不应将其视为反战小说。就其本质而言,研究者们多聚焦于故事的显性情节发展,即...
关键词:双重叙事进程 战争观 道德责任 《饥饿游戏》三部曲 
儿童文学:成长小说的终结者抑或继承者被引量:1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3年第1期163-172,共10页刘江 张生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儿童文学百科全书》翻译及儿童文学批评史研究”(编号:19ZDA297)的部分成果。
成长小说与儿童文学既是拥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两个文学概念,又是两类截然不同的文学类型。然而,在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两者又相互交织、极为相似。本研究重点关注作为文学概念的“成长小说”和“儿童文学”间的关联,儿童文学既不是对...
关键词:成长小说 儿童文学 青春期 困境 权力 
菲利普·普尔曼《黑暗物质》三部曲中的双重叙事进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34-142,共9页刘江 张生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儿童文学百科全书》翻译及儿童文学批评史研究”(编号:19ZDA297);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英美青少年文学新发展研究”)(编号:20YBB23)。
儿童文学中“隐藏的成人”构成的双重叙述声音,形成了与生俱来的双重叙事动力。传统儿童文学中,成人叙述声音所主导的隐性叙事进程往往压迫和颠覆了面向儿童的故事情节发展。但在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之中,成人叙述声音更为隐蔽,甚至...
关键词:儿童文学 菲利普·普尔曼 双重叙事进程 隐性叙事进程 
跨界小说:面对儿童与成人的共同喜爱
《博览群书》2022年第1期19-22,共4页刘江 张生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公示的第18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国民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7.82分钟。可见,数字媒介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的主要阅读形式。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了严重的阅读危机,无论是成人还...
关键词:纸质书 电子书 阅读危机 数字媒介 数据显示 互联网 皮尤研究中心 儿童与成人 
关于构式语法研究路径宏观综论的思考
《大连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78-86,共9页刘江 
省社科联2019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E课题(2019LSLKTYB-073);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2015年度课题(WYZD150169);大连大学2016年教改课题
作为近二十几年在国内外对语法研究影响都比较深远、自身又发展迅速的一种研究范式,构式语法研究路径大体包括基于构式语法的研究、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研究和基于强制操作机制的研究。然而,学界对这一研究路径的外延尚未达成共识,综合理...
关键词:构式语法 框架语义学 强制 综论 反思 
梯度范畴化动因研究--基于词类多功能性的视角被引量: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278-280,共3页陈艳新 刘江 
大连大学青年博士专项基金项目
对词类多功能性的分析表明,具有跨语言普遍性的词类多功能现象,构成了梯度范畴化的动因。词类多功能性是"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这一事实的必然结果,因为语言运用是创造性的运用,而这种创造性的运用既有合乎规律...
关键词:梯度范畴化 词类多功能性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语言的创造性 
国内外道歉言语行为研究回顾
《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35期394-395,共2页秦朗 刘江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12542088)成果.
道歉是一种重的言语行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言语交际的重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为了维护被冒犯者面子而旨在补救道歉施行者的冒犯行为的言语行为。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及社会学家都对其进行来多角度的研究,既有就本国言语...
关键词:道歉 道歉言语行为 综述 
关于词类多功能性的思考被引量:2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0-14,共5页刘江 
大连大学青年博士专项基金项目"梯度范畴化动因研究:基于词类多功能性的分析"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从现代汉语词类多功能现象出发,以跨语言比较和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对词类多功能性的研究表明,范畴是语言描写的需要,其具有相对性,体现在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各个方面;在词类问题上其表现为,词类多功能性是一种跨语言普遍现象,其本质...
关键词:词类多功能性 普遍性 灵活性 语言和言语关系 
范畴化理论研究转变的动因分析——基于语言学史两线之争实质的视角被引量:1
《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136-145,共10页刘江 
大连市社会科学院项目(2011DLSK025);大连大学博士启动项目;大连大学青年博士专项基金项目
语言学史两线之争在于,是否重视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研究。从语言学史两线之争的角度来看,从经典范畴化到原型范畴化以及从原型范畴化到梯度范畴化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言语的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研究;既承认经典范畴化又承认原型范畴化的梯...
关键词:两线之争 范畴化研究的转变 动因 构式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