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作品数:14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游记》母性崇拜世俗化《桃花源记》古驿道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交际》《文艺评论》《北方文学(下)》《大庆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宋词中的禽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赵丽 刘玲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以唐诗宋词为例”(2022B019)。
禽鸟是唐宋词中的重要意象,是词人传情达意、比兴寄托的重要媒介。禽鸟意象是物候的象征,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节序的变化与生命的律动所带来的美感愉悦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词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禽鸟意象是爱情的象征,而孤鸟的形象...
关键词:唐宋词 禽鸟 禽鸟意象 
文学经典改编与传播研究新力作——评《“西游”新说十三讲》
《语文建设》2024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刘玲 
新时代背景下,对文学经典进行改编与传播研究,不仅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也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体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作为一部富有想象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西游记》蕴含了深刻...
关键词:中国古典名著 文学经典 《西游记》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自信 新时代背景下 文化内涵 传承和创新 
“一带一路”视域下《西游记》的文化内涵研究
《文化学刊》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刘玲 赵丽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西游记》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1ZWE432)的研究成果。
“一带一路”视域下,古典名著《西游记》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时代价值。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博施济众的仁爱之心,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对正义与公平、自由与平等的追求是《西游记》域外传播中不应忽视的文化内涵。作为...
关键词:“一带一路” 《西游记》 文化内涵 时代价值 
《桃花源记》蕴含的隐逸文化被引量:3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43-50,共8页刘玲 
大庆师范学院国家级培育项目“清人对陶渊明隐逸思想接受研究”(18RW01)。
隐逸文化起源甚早,且在中国古代士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隐逸文化的蓬勃发展是从庄子开始的,此后一直绵延不绝,至魏晋时代,可以说是隐逸文化的极盛期,陶渊明就是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钟嵘《诗品》评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
关键词:隐逸文化 陶渊明 《桃花源记》 田园隐逸 
秘书学专业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形式探究
《大庆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147-150,共4页刘玲 
大庆师范学院科研资源转化教学专项项目“秘书学专业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约因素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kyz08;大庆师范学院科研资源转化教学专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研资源向实践教学资源转化实现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kyz04。
应用型院校秘书学专业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是十分匮乏的,主要原因是秘书学专业作为新办专业整体科研水平和实力不强。要想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必须提升秘书学专业整体科研水平,最终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应用等方...
关键词:秘书学专业 科研成果 转化途径 
研究型教学模式视阈下应用型高校西方文论教学中的创新实践路径探赜
《现代交际》2019年第8期11-12,共2页王勇 程媛 刘玲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备案课题"西方文论中国化成果在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转化路径研究"(GJC1318003);大庆师范学院科研资源转化教学专项项目"秘书学专业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约因素研究"(18kyz08);大庆师范学院教改工程项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Y1717)
本文分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应用型高校西方文论课程创新实践的具体路径,对西方文论课堂改革形成如下的认识:西方文论应当是具有导向性的,其具有沟通中文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纽带作用;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和中国文论的系统化是中西文化对话...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 西方文论 创新实践 路径 
简论肇源县“古驿道站丁习俗”传承被引量:3
《大庆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92-94,共3页刘玲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东北流人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34003;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市肇源县‘古驿道站丁习俗’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SGB2016137
"古驿道站丁习俗"是特殊时期形成的特殊文化,集中体现了东北地区站丁的历史、贡献和独有的民族精神。然而这些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因为语言的消亡、群体意识的缺失、研究热度锐减等因素,传承状况堪忧,已经濒于消亡。民众应提高文化自觉,...
关键词:站丁习俗 文化缺失 文化传承 
世俗的体认——《西游记》如来佛祖形象论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81-83,共3页刘玲 孙玉红 
大庆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西游记>西天佛界人物形象研究"(12RW13)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是西天极乐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然而作者在塑造这一神圣人物时,却不时地赋予其世俗化的品性,使其脱离了宗教人物的标签模式,而具有丰富的个性特点,成为典型的文学形象。作为佛界至尊的如来佛祖...
关键词:如来佛祖 世俗化 崇尚权力 
新课改,改在师与生
《北方文学(下)》2015年第5期212-212,214,共2页孙玉红 程媛 刘玲 龚北芳 
新型教育改革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新课改的前提条件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样也是重要的内容和任务。新课改需要一张椅子,让教师和学生都坐下来,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实现课堂民...
关键词:师生交往 民主课堂 师生互信 
“至高至善”的存在——论《西游记》西天诸佛与菩萨
《文艺评论》2014年第10期42-45,共4页刘玲 
大庆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西游记>西天佛界人物形象研究"(编号:12RW13)阶段性成果
作为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变幻莫测的神魔形象。其中神魔斗法,善恶正邪的斗争中,西天极乐世界的佛与菩萨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因为“在《西游记》里,被描写得在天上人间虽无‘管辖权’,却...
关键词:《西游记》 菩萨 至善 神魔小说 管辖权 世界 扮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