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诚

作品数:23被引量:28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义构式翻译研究翻译过程翻译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相与假象:论“都”的本质属性
《现代外语》2024年第3期305-315,共11页吴义诚 周永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英全称量化结构的语义解释模型建构研究”(21BYY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梳理副词“都”在使用中的各种语言事实后指出:1)它本质上确是传统语法学家们一致定性的范围副词,已有文献给出的全称、分配、加合、相对大量、最大化、穷尽性功能等分析,只是基于其所在的不同语境给出的随机性解释;2)与语义明...
关键词: 范围副词 模糊集合 核心义 强化词 
形义错配的系表句:基于关联的解释
《现代外语》2023年第3期306-318,共13页吴义诚 王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汉语非组构性历时演变与语言演变规律研究”(18ZDA292);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语非组构性表达式的演变研究”(18BYY177)的资助。
人类语言里普遍存在着一类形义错配的系词句,如“她是俩男孩儿”“John is the Washington Post”“僕はウナギだ”(我是鳗鱼饭)。已有研究大多聚焦在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而对认知-语用因素在其产出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缺乏深入探讨。基...
关键词:系词 形义错配 语义异常性 语境依赖性 关联 
迂回致使动结式:结构、语义及语用的互动视角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2年第2期214-227,共14页吴侠 吴义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汉语弱组构性历时演变与语言演变规律研究”(18ZDA292);一般项目“汉语非组构性表达式的演变研究”(18BYY177)的阶段性成果。
汉英两种语言中皆存在一类特殊的迂回致使动结式(VRO),如“吻瘫机场”“party oneself out of a job”,其动词(V)和结果补语(R)之间缺乏直接的因果关系,理解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程度的语用推理。既有研究多从句法与语义两个层面入手,对语...
关键词:迂回致使动结式 构式压制 关联推理 
趋向构式中的体压制被引量:4
《现代外语》2019年第2期147-159,共13页胡图南 吴义诚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8BYY177)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292)的支持
基于空间属性,运动事件可分为位移和静止两种状态。但从时间属性来看,两种不同状态的运动事件在进行语言编码时并非泾渭分明,如趋向动词和时量短语进行搭配,整个结构就会出现"转动为静"现象,而且这种"错配"在人类语言里具有相当的普适...
关键词:趋向动词 时量短语 构式语法 体压制 
“都”的程度加强功能:语法与语用的互动视角被引量:6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年第6期26-35,144,共11页周永 吴义诚 
"浙江大学文科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专项"资助
汉语里的"都"一般被认为与英语中的"all"相似,是一个全称量词。已有研究往往从语法或语用等某个单一层面入手,缺少基于二者互动关系之上的有机统一解释。本文认为"都"是一个表程度加强的副词(intensifier),其主要功能是它的使用能够触...
关键词: 程度副词 关涉域 语法-语用互动 
[V+非受事NP]表达式的构式演变被引量:8
《现代外语》2018年第2期147-160,共14页李艳芝 吴义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论元结构的历时演变研究"(17YJC740045);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汉语及物性的类型学研究"(18NDJC172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V+非受事NP]组合是不少语言中都存在的搭配方式,其中的V与NP之间不具有逻辑意义上的施受关系。本文以"吃"和"睡"为例,在历时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考察这两个常用动词所构成的非常规表达式的历时演变情况。通过调查其类频率与例频率(...
关键词:构式化 构式变化 能产性 图式性 组构性 
《截省句的原位解释》述评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2期304-308,共5页周永 吴义诚 
作为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语句省略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自觉遵守省力原则的体现。TheIn-situApproachtoSluicing(《截省句的原位解释》)是日本语言学家JuneAbe教授撰写的一部关于截省句(sluicing)研究的专著,由JohnBenjamins出...
关键词:截省句 述评 理论语言学 人类语言 省力原则 交际过程 语言学家 最新成果 
动态句法学理论及其发展被引量:3
《当代语言学》2017年第1期122-141,共20页于月 吴义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句法与语义及语用的互动研究"(12BYY091)的资助
动态句法学强调句法、语义和语用之间的交互关系在语句表达和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把句法定义为依据语境渐进地构建语句逻辑式的动态过程,对语义内容及语用环境的表征均做出结构化的形式刻画,从而较好地完成结构、语义及语用界面的形式一...
关键词:动态句法 解析 渐进性 语境性 
省略结构的语义-语用接口研究被引量:9
《现代外语》2015年第4期439-449,583,共11页吴义诚 于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句法与语义及语用的互动研究"(12BYY091)的阶段性成果
语句省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遵守省力原则的体现。本文在动态句法学的理论框架下,采取从左至右的动态解析视角,对汉语中的一些省略结构进行了形式化分析,指出:1)语句省略是句子结构、语义内...
关键词:省略结构 动态解析 语义-语用接口 
生成语法与汉语研究三十年被引量:5
《当代语言学》2015年第2期188-203,251-252,共16页吴义诚 杨小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汉语句法与语义及语用的互动研究"(编号:12BYY09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动词标示不足现象的动态研究"(编号:12YJA740079)的研究成果
本文评述了过去三十年间国际上运用生成语法理论框架探讨汉语语言现象的研究成果,重点放在话题结构、量词短语、疑问句式、时体系统和近期动向五个议题上。本文通过回顾指出,基于汉语的生成语法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让国际语言学界对整...
关键词:生成语法 话题结构 量词短语 疑问句式 时体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