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星梅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雷雨》社会语用语言政策英汉称谓语教学方法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文教资料》《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考试周刊》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语言人权视角下的新西兰手语政策
《文教资料》2017年第30期28-29,共2页吴星梅 
语言是一种权利,一种基本的人权。对残疾人而言,尤其是聋人来说,他们的语言人权有特殊性。聋人通过手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由于手语不是国家通用语言会受到很多限制,导致聋人的语言权利和人权不能得到保障。新西兰政府于2006年出台了《新...
关键词:语言人权 语言政策 新西兰手语 
大学旅游英语教学探索被引量:2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第9期157-158,共2页吴星梅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急需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旅游从业人员。大学英语后续课中开设旅游英语课程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能够将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与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
关键词:旅游英语 教学方法 综合应用能力 
ESP教学模式的需求分析——以外贸英语为例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22期155-156,共2页吴星梅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此类大学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在ESP成为大学英语发展方向的背景下,更有必要对ESP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分析。通过对学生和企...
关键词:ESP 教学 需求分析 外贸英语 
奥巴马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90-191,201,共3页吴星梅 
批评隐喻分析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分析方法,从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综合分析隐喻。本文采用概念隐喻理论以及批评隐喻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几篇重要演讲为语料,揭示政治人物在概念隐喻类型选择背后隐藏...
关键词:批评隐喻分析 奥巴马演讲 概念隐喻 
突破语用的樊篱——解读文化翻译视角下的误读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年第1期78-79,共2页颜丽娟 吴星梅 
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误读与语用研究"(2011SJD740011)
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特别是言外之意的,如果不能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意思就会产生语义分歧,即误读。后现代语境中,在科技的催动下,各种文化折射出了多元化的复杂关系,政治力量、利益再分配等元素...
关键词:误读 语用学 异质文化 
英汉称谓语的社会语用对比分析——以《雷雨》和《芭巴拉少校》为例
《考试周刊》2011年第43期36-39,共4页吴星梅 
称谓语的使用及转换受到诸多社会语用因素的影响,称谓语的社会语用功能应根据具体语境恰当分析,因此译者在翻译称谓语时应根据其特定的社会语用功能达到动态对等,对于语用不可译性也应尽可能保留语用含义,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关键词:英汉称谓语 社会语用功能 对比分析 《雷雨》 《芭巴拉少校》 
语用视角下的吴方言称谓语研究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93-96,共4页吴星梅 
2008年度常熟理工学院外语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吴方言中称谓语的社会语用学分析"
吴方言称谓语在语音、词汇层面都有其区别于普通话的独特性,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是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制约,在具体语境中吴方言称谓语所包含的语用含义也是丰富多变的。从语用学角度看吴方言称谓语的使用有助于理解其丰富的语用内涵,...
关键词:吴方言 称谓语 语用含义 
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90-91,共2页吴星梅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是高校英语教改的必经之路,探索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已成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对...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模式 教改 
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被引量:1
《考试周刊》2007年第9期69-71,共3页吴星梅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告是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研究广告的文体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广告英语是现代英语中的一个功能变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广告英语有其自身的文体特征。本文将引用大量广告实例,从词汇特征,...
关键词:广告英语 词汇特征 句法特征 修辞手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