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异夫

作品数:14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林芙美子国家主义文坛战败佛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东疆学刊》《文艺争鸣》《山东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溯源新归朝者文学——永井荷风《阴天》论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1年第1期180-186,共7页周异夫 张祺飞 
作为永井荷风归国伊始的创作原点,作品《阴天》除自身所携的文学艺术价值外,在对作家文学创作路径的认识方面,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引导效应。本文在对作品《阴天》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其纳入永井荷风"归朝者文学"这一宏大的创作体系,试图...
关键词:作家文学 文学走向 创作姿态 永井荷风 创作原点 文学思考 作品主题 文字风格 
侵略战争期间日本诗坛的国家主义与“神国”思想
《文艺争鸣》2020年第6期160-165,共6页孙菁菁 周异夫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近代文坛的宗教与国家主义研究”(项目编号:13BWW017);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助战诗歌研究”(项目编号:2020QY17)阶段性成果。
日本近代的诗歌主要由近代诗、短歌和俳句构成。近代诗源自西方诗歌的影响,产生于明治时期,为口语自由体的新体诗。口语自由诗除分行书写外,几乎不受形式上的束缚。短歌是和歌中相对于"长歌"等较长的诗歌的一种诗歌形态,通常为31个日语...
关键词:近代诗 西方诗歌 自由体 新体诗 自由诗 明治时期 国家主义 俳句 
佐藤春夫《“风流”论》中的日本传统文化思考
《文艺争鸣》2019年第10期172-177,共6页周异夫 孙天琪 
一、引言佐藤春夫(1892—1964)作为近代日本耽美派诗人、作家活跃于明治末期至昭和时期的文坛,其创作初期以《田园的忧郁》(1919)、《殉情诗集》(1921)等代表作被日本文坛誉为艺术至上的作家。佐藤春夫自己也如此定位并在艺术追求过程...
关键词:佐藤春夫 日本传统文化 吉田精一 创作初期 艺术至上 文学评论家 《田园的忧郁》 耽美派 
国家认同路径下的虚假信息建构——林芙美子的南京大屠杀叙事被引量:2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年第3期17-27,138,139,共13页曾婷婷 周异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日本女性作家的‘国家’认知研究”(17BWW031)的阶段性成果
林芙美子是第一个到达南京并见证南京大屠杀的唯一的日本女性作家。战争语境促成她超越生活的藩篱,僭越性别的低位。小说《黄鹤》成为其个人叙事转向国家叙事的触发器。她将对日本国家神道中历史神话的冥想嵌入南京的书写中,自发地完成...
关键词:日本作家 林芙美子 南京大屠杀 国家认同 《黄鹤》 
隐匿的国家主义者:太宰治的战争“缺位”与天皇崇拜被引量: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47-52,共6页曾婷婷 周异夫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WW017;17BWW031)
日本作家太宰治的战争"缺位"现象,为其文学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但是,作品《海鸥》揭示了太宰治对战争以及军国主义国家日本的态度。太宰治的战争"缺位"只是一种表层的形式,这种表层形式掩盖了他作为一名国家主义者支持战争的深...
关键词:战争观 爱国心 国家主义 天皇 国家神道 
试论日本近世佛教与政权的关系——以近世寺院法令为中心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9期250-255,共6页回颖 周异夫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JJKH20170580SK)
佛教大约6世纪中叶传入日本,与日本本土信仰和文化不断地碰撞结合,形成了日本式的佛教。其影响超出了寺院范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拥有千余年历史的日本佛教,经历了贵族宗教向平民宗教的转变,扮演过护国宗教的角色,协助过日本...
关键词:日本 近世 佛教 寺院法令 幕府 国家政权 
冈本加乃子文学中佛教思想的国家主义性格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8年第7期186-192,共7页回颖 周异夫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关于冈本加乃子的佛教思想的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70580SK);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近代日本女性作家的“国家”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7BWW031)阶段性研究成果
冈本加乃子(1889-1939)作为歌人、佛学研究家、小说家活跃在日本大正至昭和初期的文坛。1936年其成名小说《病鹤》连同川端康成的"推荐文"一同发表在《文学界》上,到1939年2月冈本加乃子病逝,她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以旺盛的精力创作...
关键词:佛教思想 文学界 国家主义 性格 小说家 1939年 佛学研究 川端康成 
战败时空与记忆符号--林芙美子的“浮云”意识探析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83-88,共6页周异夫 曾婷婷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代日本女作家的国家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16ZZ031)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作家林芙美子的长篇小说《浮云》,短篇小说《浮草》《浮浪儿》《浮洲》《浮沉》等标题都冠以了"浮"字,表现出战后日本人精神与肉体的缺失感与游离感,整体呈现出"虚无""渺茫"等"浮云"的基本特征,这种"浮云"意识也暗示出林芙美子波澜...
关键词:浮云 意象 战败 游移 文学诉求 
战后初期日本文坛的战争反思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5期127-134,共8页周异夫 
日本战后初期是日本社会的重要转型期,联合国军的占领、民主改革的推进、日本民众的精神需求等诸多因素促成了文坛的迅速复活。无赖派文学、民主主义文学、战后派文学等相继产生,并发表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负载着有关战争和...
关键词:战败 战后文坛 战后派 战争 反思 
殖民生态视角下林芙美子的森林情怀被引量:1
《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曾婷婷 周异夫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课题"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林芙美子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B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林芙美子是日本昭和时期著名女作家,在日本的近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林芙美子的文学记述中呈现了若干森林元素,表达了她对森林的挚爱和向往,客观再现了日本殖民时代对森林资源的攫取与侵蚀,并流露出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直...
关键词:林芙美子 森林情怀 殖民扩张 战争 自然 生态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