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洋

作品数:19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药理作用蔓荆子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单叶蔓荆化学成分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亚太传统医药》《山东中医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药化学说课设计实例被引量:1
《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第14期40-41,共2页李剑芳 孙维洋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WZ201158)
对中药化学课程中的"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进行说课,从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4个方面探讨本次说课的设计依据和具体过程。
关键词:中药化学 分离方法 说课设计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2
《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第5期97-98,共2页李剑芳 孙维洋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WZ201158)
针对我校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实验课时,采用全面的考核方法等措施改革实验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 实验教学 自主设计性实验 
六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对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19期26-27,30,共3页赵利新 李剑芳 孙维洋 
山东省教育厅第二批科技计划项目(编号J08LG19);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目的研究植物来源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对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筛选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为沙门菌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结晶紫染色法,研究不同化合物在26℃或37℃条件下对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二甲基亚...
关键词:多酚类化合物 沙门菌 生物被膜 结晶紫 
单叶蔓荆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积累动态研究被引量:2
《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第9期2184-2185,共2页孙维洋 李剑芳 赵利新 
山东省教育厅资助项目(No.J08LG19);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积累规律,以及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其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单叶蔓荆药材的合理采收时间及科学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叶蔓荆干燥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
关键词:单叶蔓荆 蔓荆子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 
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第5期1161-1162,共2页李剑芳 孙维洋 徐凌川 
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J08LG19)
目的研究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产地蔓荆集中驯化一年后干燥成熟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各野生蔓荆从海边或者湖边沙地移至水肥条件较好的壤土中驯化一年后,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
关键词:蔓荆子 异地驯化 蔓荆子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 
单叶蔓荆不同器官中蔓荆子黄素含量测定被引量:4
《医药导报》2012年第2期206-208,共3页孙维洋 李剑芳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J08LG19)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不同器官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为选择单叶蔓荆的药用部位及栽培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叶蔓荆不同器官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自然晾干后,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最高(0.030 8%),叶片次之(0.0...
关键词:蔓荆子 蔓荆子黄素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单叶蔓荆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2
《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第33期5-7,共3页孙维洋 李剑芳 邱进 徐凌川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J08LG19)
目的:利用RAPD技术分析野生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及种内遗传差异。方法:本研究以7个不同产区的野生蔓荆为试材,采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物质进行分析,结合NTSYS-2.10e软件进行遗传相似...
关键词:单叶蔓荆 遗传多样性 随机扩增多态性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建设初探被引量:1
《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第11期119-120,共2页孙维洋 李剑芳 
分别从理论教材和实验实习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定位和特色及内容建设3方面总结出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建设体会。
关键词:药学教育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 教材 
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测定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5期338-339,共2页李剑芳 孙维洋 万鹏 姜秋梅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520320)
蔓荆子为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和药用历史,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关键词:蔓荆子黄素 《神农本草经》 测定 疏散风热 常用中药材 药用历史 感冒头痛 头晕目眩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与中药药性现代研究被引量: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第8期8-9,共2页孙维洋 李峰 欧阳兵 王振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2601)
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云:“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厚薄轻重之用,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豁然贯通,始可以言医。”寥寥数语,即将中药药性做了全面的概括,并指出了其对中医临床用药的...
关键词:中药药性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系统生物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