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茹

作品数:20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杂志社更多>>
发文主题:铜鼓文化高校学报名栏传说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论坛(陕西)》《语文建设》《牡丹江大学学报》《韶关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编辑和作者建构和谐关系的三个原则——以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11-113,共3页张东茹 
编辑和作者关系和谐融洽是出版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以高校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为例,在建构编辑和作者和谐关系的过程中,应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相互促进三个原则。
关键词:编辑 作者 和谐关系 相互尊重 平等对待 相互促进 
论《蛇郎》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被引量:1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55-57,共3页张东茹 
《蛇郎》故事是广泛流传于我国的一个民间故事类型,主要讲述俩姐妹围绕蛇郎产生的矛盾冲突,表现她们在思想性格及道德品质上的差异。作为一篇民间文学作品,《蛇郎》故事不仅具有文艺的审美价值,也对广大女性有着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的作...
关键词:《蛇郎》故事 正反对比 道德教育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被引量:8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8Z期3-4,共2页张东茹 
中国是民俗文化现象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从封建社会时期开始民俗文化就已经活在各民族中间、各种生活的中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是民族文化的滋生土壤和诞生绵延的重要基础。中国的文学是具有民俗性的,文学体系的核心也是民...
关键词:当代文学作品 文化体现 中国文学 封建社会时期 余占鳌 中国民俗文化 《红高粱》 莫言 陈忠实 精神 
简论陕北民俗文化的特点被引量:2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2-84,共3页张东茹 
民俗文化是由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传承中,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其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风情的奇特性、形式...
关键词:地域性 独特性 多样性 原生性 革命色彩 
贾平凹小说的神秘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71-73,共3页张东茹 
贾平凹创造的文学世界变幻无常,扑朔迷离、让人难以捉摸,给读者以强烈的神秘感,阅读他的小说,会被其中描述的各种怪异的事件、神秘的地方和神奇特异的人物深深攫住。对家乡本土民间文化的深刻领悟、生命审美化的人格气质和对西方现代派...
关键词:神秘感 生命审美化 东方神秘主义 西方现代派 
岁时节日与传说
《西部论坛(陕西)》2014年第1期82-84,共3页张东茹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岁时节日的由来,其发展是十分复杂的,它往往杂揉多种民俗于一体而形成。一般来说,它的起...
关键词:岁时节日 民间传说 文化内涵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王安忆小说中人物形象解读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4年第05Z期24-25,共2页张东茹 
在当代女性作家群中,王安忆是独特的,她以多变的风格驾驭在生活和文学之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散发着女性主义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细说王安忆作品中的男人、女人,运用女性主义批判研究思路,来解读小说人物的精神意蕴和理性...
关键词:王安忆 女性话语 人物解读 
对《深描说:迈向文化的解释理论》的解读
《西部论坛(陕西)》2013年第2期72-73,共2页张东茹 
《深描说:迈向文化的解释理论》是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最为著名的一篇文章。该丈是格尔兹人类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总括。丈中格尔兹先从“文化”概念入手,进一步阐释了文化的解释方法——“深描”。将文化看作“符号”,对其...
关键词:格尔兹 文化 符号 深描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学报编辑应变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30-132,共3页张东茹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不断地深化发展导致了一系列事物的变革,而在这一趋势下,高校学报编辑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在信息化时代中做出良好的应对策略,使高校学报拥有更强的生命力是学报编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高校学报...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 信息化时代 应变研究 
浅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85-87,共3页张东茹 
张承志青年时期在内蒙古大草原生活了四年,草原生活奠定了他文学创作的情感基础,那就是他对草原母亲的深入骨髓般地爱戴。基于对草原母亲的深刻体验和记忆,张承志给自己小说中的女性都赋于了母亲的品质。他笔下的女性,无论是额吉、母亲...
关键词:张承志 女性形象 母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