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萍

作品数:25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鲁迅作品女性人性《围城》瓷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信息》《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名作欣赏(上旬)》《中国陶瓷》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缺失与怀旧——周朴园情结解读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年第24期136-136,共1页张小萍 董小军 
周朴园也是人,他也需要爱,家庭的沉寂,婚姻的冷漠,使周朴园的爱处于严重的缺失状态。这也正是其怀旧情结产生的原因。三十年来,曾经刻骨铭心的爱,甜美温馨的情,令周朴园无限怀念。周朴园一系列言行背后,实则表明了其人性未泯的一面。
关键词:周朴园 缺失 怀旧 情结 人性 
陶瓷明清仕女图纹审美倾向被引量:2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72-74,共3页张小萍 
综观陶瓷明清仕女图纹,其仕女形象多为尖脸削肩、细目樱唇、体态纤细,表现出仕女柔弱无骨、倚风无力的审美定势,并由此传达出一种明清仕女幽怨缠绵、寂寥冷静之神韵。真可谓"以阴柔为美弱为用"。陶瓷明清仕女人物的这种缺乏生气的病态...
关键词:明清 仕女 审美 柔弱 幽怨 病态美 
仕女瓷画与李清照诗词装饰
《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12-114,共3页张小萍 
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景德镇陶瓷仕女与女性文化研究"
在陶瓷作品中,仕女瓷画不断融合其他文学艺术样式。运用历史文人的诗词来装饰陶瓷作品,是许多陶艺家们的创作题材。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便已被陶艺家们植入陶瓷艺术作品中,他们将仕女人物装饰与诗词结合起来,词画浑然一体,...
关键词:仕女 瓷画 李清照 诗词 装饰 
不幸与不争——繁漪悲剧意蕴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4期136-138,共3页张小萍 
繁漪是个悲剧性人物。丈夫周朴园凶横专制,恋人周萍始乱终弃,一个女人受尽两代男人的欺侮。她,"在阴沟里讨着生活"。社会的专制、家庭的压抑,固然是其悲剧之根源。然而,其自身始终"逃不开"的人生惰性、性格的缺陷、思想上的不争,也正是...
关键词:繁漪 悲剧 不幸 凶横 性格 惰性 不争 
男女无爱——张爱玲的创伤体验及其创作
《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67-68,71,共3页张小萍 
张爱玲擅长写男女间的小故事。其小说创作,皆表现了男女间的无爱状态或失爱过程,几乎没有完满的结局,标识出一种以荒凉和孤独为特征的悲剧蕴涵。这与她的人生经历,她父母无爱的婚姻,她自身婚恋的创伤,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张爱玲 创伤体验 小说创作 
《野蔷薇》女性形象解读及其它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年第21期90-90,共1页张小萍 
茅盾早期的短篇小说,《野蔷薇》集及其它,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丰满鲜明的女性形象,有穷困悲惨、痛苦绝望的不幸女性,有消沉孤寂、动摇幻灭的软弱女性,有勇往直前、大胆刚毅的叛逆女性,以此,作者真实地反映了出时代风云。
关键词:茅盾 不幸 动摇 叛逆 女性 
论闻一多杂文的时代精神
《科教文汇》2009年第35期244-244,共1页张小萍 
闻一多所走的是一条从"诗人、学者到民主战士"的道路,其所创作的杂文,以其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意识、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抨击、对某些知识分子灵魂的解剖以及革命道路的探索等思想精髓,以其针砭时弊、辛辣讽刺的现实主义风格,激起人民对...
关键词:闻一多 杂文 批评 时代精神 
仕女瓷画与唐代衣饰文化
《中国陶瓷》2009年第7期60-61,73,共3页张小萍 
衣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而唐代衣饰文化璀璨华美,绚丽开放。通过仕女瓷画中的唐代衣饰的繁复(服装花纹)、奢华(服装风格)、开放(服装款式)、丰肥(服装形态)等特点,可以折射出唐人的生活...
关键词:仕女 瓷画 唐代 衣饰 文化 
阿Q性爱悲剧及其意义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年第6期59-62,共4页张小萍 
肯定人性,必然也要肯定人的性爱。作为一个人,阿Q自然有其正常的性心理,他要自尊,也要性爱。而当这一切都形成其缺失体验时,他便更强化了对性爱的向往和追求。阿Q的一系列性爱行为表明,其不仅有着存在的合理性,而且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阿Q 性爱 缺失 吴妈 人性 
蘩漪的缺失体验与恋子情结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87-89,共3页张小萍 
人不能没有爱,在荒芜的婚姻生活中,蘩漪缺失了性爱体验,她的情感无处寄托。与继子周萍热烈的爱使她压抑深重的心灵狂然释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蘩漪的恋子情结无疑是个体生命意义的觉醒,是一曲呼唤人性回归的颂歌。
关键词:缺失 恋子情结 荒芜 失落 人性 觉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