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军

作品数:39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歌谣魏晋时期儒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知识》《晋阳学刊》《文献》《南都学坛》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日民俗话屠苏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18年第2期18-23,共6页李传军 
一诗中传诵屠苏酒 王安石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名《元日》,描写宋代春节的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桃符和屠苏酒是汉唐时期比较常见的两种元日民俗,是唐宋时人庆祝元日不可或缺的节日文化...
关键词:屠苏酒 节日文化 千门万户 东风送暖 郑虔 汉唐时期 顾况 伤寒 汉末魏晋 一首 
洪水谣言与两汉之际的“汉家更受命”说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12-18,共7页李传军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古代的社会谣言与社会管理"(16CSHJ02)
洪灾是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由于其具有骤发性的特点,在中国古代难以预测和防控,极易造成社会的恐慌,伴生洪水谣言。汉代的洪水谣言,既是上古洪水传说主题的延续和再现,更是水灾对民众身心伤害的现实投射,许多谣言背后还有政...
关键词:洪水灾害 社会谣言 两汉时期 民众信仰 
四时八风:风与中国古代民众的时间生活被引量:3
《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2期57-61,共5页李传军 
考古发现的两版商代甲骨文刻辞有对"四方风"的记载,刻辞中对东西南北四方风与春夏秋冬四时祭祀的关系作了一一对应的解说,反映了商朝人对分至四季及其对应物候现象的认识,这是商朝人认识气候和制定历法的重要根据。传世文献中,《尚书·...
关键词:四风 四方 四季 岁时节令 
《三国志》历代史评价值初探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16年第1期80-96,共17页金霞 李传军 
《三国志》65卷,晋陈寿著,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之一,是记载东汉末年至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史事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最被人喜爱和广泛阅读的书籍之一。《三国志》作为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
关键词:历代 考史 史事 时期 三国 三国志 
浅析“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被引量:1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40-44,共5页胡宗霞 李传军 
《贞观政要·辨兴亡》中,唐太宗根据开皇十四年隋文帝对饥民采取的措施,用"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这句话评价隋文帝,但隋文帝在历史上又颇有贤名,对隋文帝的评价有矛盾之处。隋文帝既有怜惜百姓的史实,也有爱惜仓储的事实。开皇十年是...
关键词:隋文帝 开皇十年 怜民 惜仓库 
江绍原: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的开拓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17-120,共4页赵欣 李传军 
江绍原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和比较宗教学家,他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民俗、岁时节日等和大众日常生活相关的方面。他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对比来揭示传统礼俗中迷信现象的荒谬性,引导人们养成科学的宗教态度,建立健康的...
关键词:江绍原 宗教 岁时 历史民俗 
德华大学与青岛医学高等教育的起源被引量: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88-96,共9页李传军 
德华大学又名青岛特别高等学堂,是德国在1909年与清政府合作在青岛创办的一所近代高等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办,虽然是德国在青岛经济殖民、文化扩张的产物,但其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青岛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
关键词:德华大学 医科 青岛 高等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报应、地狱及忏悔观念的传播与影响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74-79,共6页李传军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因果报应、地狱受过和忏悔负罪等宗教观念也传入了中国。忏悔之法,作为佛教的一种宗教仪规,对中国一般僧尼乃至普通士人和民众的历史影响十分突出。忏悔观念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儒...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佛教 忏悔观念 道德自律 
汉代的社会谣言和谣言控制被引量:4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73-79,共7页李传军 
我国古代广泛存在的以民歌、民谣、童谣、讹言和流言为代表的社会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公众舆论,具有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汉代统治者重视这类社会谣言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并对之作出积极的政治回应或政策调整。但在一定的社会和...
关键词:社会谣言 公众舆论 社会控制 汉朝 
汉唐“风土记”中的西域风土映像——兼论华夷文化观在汉唐时期的转变被引量:3
《西域研究》2011年第1期20-27,142,共8页李传军 
汉唐时期,由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兴盛,涌现出诸如《高僧法显西行记》、《佛国记》、《奉使高丽记》、《大唐西域记》等大量僧俗士人的西域行纪。这些著作的作者,以亲身的见闻和阅历,记载了大量的异域见闻,对于向中原人介绍异域风俗,促进西...
关键词:华夷之辨 西域行纪 风土文化 异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