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作品数:14被引量: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主题:显微结构中间层RAMAN高钙胎釉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故宫学刊》《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文物科学研究》《陶瓷》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安阳麴庆墓出土陶瓷样品的科学分析研究
《江汉考古》2024年第3期138-145,共8页王星 刘煜 孔德铭 康葆强 丁银忠 李合 李媛 
2020年,河南安阳隋代麴庆夫妇墓考古出土一批陶瓷制品。本研究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该墓出土陶瓷制品进行成分分析、显微结构观察和物相组成分析,并使用热膨胀仪测定部分陶瓷制品的烧成温度。分析可知,...
关键词:安阳隋代麴庆夫妇墓 陶瓷制品 科学分析 早期白瓷 
实验法探讨瓷胎元素组成和烧成温度对热膨胀法测温的影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年第2期81-89,共9页丁银忠 李媛 李合 康葆强 侯佳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32203,51702054)资助,故宫博物院2016年度科研课题(KT2016-10)资助,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故宫清代早期建筑琉璃瓦件”资助。
高温技术是我国古陶瓷科技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技术成就之一,而古陶瓷测温是古陶瓷研究领域中的核心研究内容。热膨胀法具有比较直接和精确判定古陶瓷烧成温度的特点,然尚存在部分标本测量误差较大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充分考虑我国南北...
关键词:古陶瓷工艺因素 热膨胀法 模拟实验 瓷器测温 
高温褐彩瓷的施彩工艺及呈现特征——关于中国古代传统高温彩瓷差别标准的模拟研究之一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第1期143-150,155,共9页侯佳钰 李合 丁银忠 康葆强 李媛 贾翠 王光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陶瓷文物价值认知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9YFC1520202);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自筹经费科研项目“长沙窑制瓷工艺的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ZCK101);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萨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会资助。
本文是对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褐彩瓷为对象的研究。首先利用实验考古学方法,模拟烧制釉上褐彩瓷及釉下褐彩瓷,然后通过OCT技术无损观测模拟样品的断面结构、揭示不同施彩工艺的特点,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方法加以辅助证明,初步建立了中国传...
关键词:实验考古学 OCT 无损 判别标准 施彩工艺 褐彩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晚唐五代秘色瓷的显微结构研究被引量:5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年第12期121-127,139,共8页 李媛 沈岳明 郑建明 王光尧 
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后司S秘色瓷窑址出土晚唐、五代秘色瓷和普通越窑青瓷的显微结构进行鉴别与定量分析。研究表明:(1)秘色瓷与同一时期普通越窑青瓷胎、釉的显微结构存在差异,秘色瓷釉层中几乎没有原料残余相和晶...
关键词:秘色瓷 普通越窑青瓷 显微结构 工艺 
热膨胀法判定建窑黑瓷烧成温度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中国陶瓷》2021年第1期60-65,共6页丁银忠 李媛 李合 康葆强 侯佳钰 吴军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2054,51862018);江西协同中心课题(JXYY1901)。
以热膨胀仪判定建窑黑瓷烧成温度的研究为例,综合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对建窑黑瓷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如何从建窑黑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中筛选有效转折点的问题及其转折点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1)建窑黑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上有三个...
关键词:建窑 重烧热膨胀曲线 转折点 烧成温度 
中国古代高温釉钙质原料显微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2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1-7,46,共8页李媛 李合 丁银忠 康葆强 史宁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2054,51702054)资助.
中国古代高温釉中钙质原料的来源历来是古陶瓷原料研究的重点,以往多以瓷釉中的磷、锰、镁等元素含量及锶同位素的差别作为判别依据.结合模拟实验,从显微分析的角度,总结典型高温釉显微结构特征,探索钙质原料的判别标准,并以春秋战国原...
关键词:高温釉 草木灰 高磷高钙相 
SEM-EDS对制釉木灰的成分和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3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84-89,共6页李媛 丁银忠 李合 张国庆 王春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702054)资助
草木灰是我国历代高温釉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对传统陶瓷的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常见的草木灰中,木灰因组成稳定而得到广泛采用。为了揭示制釉木灰的颗粒成分及显微结构特征,本文利用大样品室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对河南栎...
关键词:栎树灰 成分 结构 高钙木灰 
故宫灵沼轩红丹防锈漆的检测分析和防腐蚀机理研究被引量:1
《故宫学刊》2018年第1期220-230,共11页曲亮 李广华 李媛 王娜 赵鹏 
本文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SEM-EDX)、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Confocal μ-Raman)、X射线衍射(XRD)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等多种方法对故宫灵沼轩红丹防锈漆成分进行了科学分析,讨论研究红丹防锈漆的...
关键词:灵沼轩 红丹 防锈漆 SEM-EDX RAMAN 
北京清代建筑琉璃胎釉中间层的SEM和Raman研究被引量:5
《陶瓷》2013年第13期24-27,共4页李媛 苗建民 赵兰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课题古代建筑保护技术及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06BAK31B02)
建筑琉璃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元素,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建筑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屏障。本文以北京故宫清代建筑琉璃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及拉曼光谱仪,研究了建筑琉璃胎釉中间层的元...
关键词:古代建筑琉璃 胎釉中间层 铅长石 
古代钧台窑钧釉“蚯蚓走泥纹”的成因探析被引量:3
《故宫学刊》2013年第2期226-233,共8页李媛 苗建民 孙新民 冯小琦 贾翠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20218)《窑变成因与钧瓷窑变釉的形成机理》的资助
通过对河南省禹县钧台窑出土钧瓷残片上"蚯蚓走泥纹"的显微结构、元素组成及烧成温度研究,探究了"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因和组成特征。研究表明:钧台窑出土的宋代官钧瓷片上"蚯蚓走泥纹"不同于青瓷与琉璃构件釉面的开片和裂纹,后者是器...
关键词:钧瓷 蚯蚓走泥纹 元素分析 烧制工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