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黎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贝娄双性同体《洪堡的礼物》翻译文学艺术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家》《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前沿》《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西异质文化语境下的“阴阳和谐”与“双性同体”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2期125-130,共6页梁黎 李林霞 
"阴阳和谐"与"双性同体"均源自远古神话思维,植根于中西异质文化的二者,在心理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领域具有理论价值,但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不尽相同,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和性别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阴阳和谐 双性同体 文学艺术创作 中西异质文化 
灵魂双性同体——里尔克与萨乐美个案研究
《作家》2014年第12X期154-155,共2页梁黎 李林霞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比较文学中的文化传播研究”(2011QNWX40)
远古宗教神话传说中的"雌雄同体"或"双性人"是神圣不可战胜的,象征着一种超凡的神性和神力,是来自两大性别世界的力量的整合与升华。莱纳·玛丽亚·里尔克与露·安德烈亚斯·萨乐美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我灵魂的理想状态,实现了灵魂的双...
关键词:莱纳·玛丽亚·里尔克 露·安德烈亚斯·萨乐美 双性 
翻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作用机制分析——以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为例被引量:1
《前沿》2014年第11期215-218,共4页梁黎 何军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比较文学中的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1QNWX40)
比较文学中的文学翻译强调翻译家的"创造性叛逆"。本文以贝娄的小说Humboldt's Gift为例,根据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本,从文化过滤的层面来分析翻译中的具体事例,以说明文学翻译中的"叛逆",也就是说,由于受本土文化...
关键词:文化过滤 索尔·贝娄 Humboldt’s GIFT 
译者的个性化选择——以索尔·贝娄的译介作品为例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3期33-35,共3页梁黎 何军 
在跨国、跨文明的文学交流中,翻译是译者和原作者之间两种意识的对话。译者要进行对话,就必须突出自己的主体性。本文以索尔·贝娄的译介作品为例探讨了译者对翻译对象的个性化选择。
关键词:译介学 译者 个性化选择 索尔· 贝娄 
自然之子——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09年第11期123-123,125,共2页梁黎 
在英国文学引人注目的19世纪,这个国家最优秀的诗人身上都渗透着浓厚的自然主义气息。
关键词:19世纪 华兹华斯 雪莱 拜伦 自然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