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元

作品数:4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经济学者法经济学法学法律经济学经济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财经问题研究》《金融市场研究》《销售与管理》《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对犯罪的影响——基于利率上限调整和高利贷入罪的实证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2023年第5期27-38,共12页叶斌 熊秉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法经济学视角下的司法去地方化研究”(20CJL005)。
民间借贷时常引发犯罪行为,这是民间借贷利率管制和高利贷入罪的重要理由。本文采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刑事一审判决书的犯罪数据,基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和高利贷入罪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对犯罪的...
关键词:民间借贷 法律规制 利率上限调整 高利贷入罪 
网购纠纷解决方式选择的法经济学分析
《财经问题研究》2022年第5期17-26,共10页叶斌 熊秉元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经济学视角下的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研究”(20NDQN308YB);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法经济学视角下的司法去地方化研究”(20CJL005)。
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是化解网购纠纷的制度路径,但是,要充分发挥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分流作用,前提是当事人会选择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本文假定网购纠纷当事人对解决方式的选择是成本收益机制,延伸法经济学的LPG条件,对网购纠纷当事人...
关键词:网购纠纷 纠纷解决方式 成本收益机制 LPG条件 法经济学 
自序两则
《经济学家茶座》2019年第1期140-144,共5页熊秉元 
之一:一本介绍经济学的书《经济学大家谈》②,顾名思义,有两种含义:一是对于经济学这个学科,无论识与不识,每个人多半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像盲人摸象一般,大家都可以表示自己的意见。二是有6位作者的阵容,“大家(大咖)”谈的意思。
关键词:自序 经济学 
又是“把书读对”?——对高全喜教授《在正义与功效之间》一文的回应
《经济学家茶座》2018年第2期136-142,共7页王军权 刘安 叶斌 熊秉元 
前言高全喜教授,对于法理学乃至政治哲学都有深厚造诣和重大贡献。然而,对于法律经济学,高教授也难免误读误解。对于《法的经济解释》(熊秉元著,东方出版社2017年版)原作,本文作出较平实而精确的阐释,包括正义的依据、衡量尺度...
关键词:教授 正义 功效 法律经济学 东方出版社 政治哲学 经济解释 社会科学 
经济理性与法学逻辑:中国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视阈——第十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16)综述
《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189-192,共4页朱慧 熊秉元 杨丹萍 
浙江省优势学科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4YSXK03ZD)的资助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是中国法经济学界的一场盛会,也是法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领域内的高水平、高层次的峰会。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宁波大学商学院承办,浙江大学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协办的...
关键词:中国法经济学论坛 经济学研究 经济理性 《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院 浙江大学 综述 视阈 
蚂蚁和蜜蜂的经济思维
《金融市场研究》2015年第10期91-92,共2页熊秉元 
经济学和生物学的结合是起步不久的新兴领域,后续的发展,令人引颈企盼。贝克聪慧多产,得到博士之后不久,就把已发表的论文出版成书,名为《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当他多年后得到诺贝尔奖时,在...
关键词:论文出版 经济分析 三度空间 令人 诺贝尔奖得主 卫星城市 兰达 演化轨迹 生物入侵 特殊气味 
一方面,另一方面
《当代工人》2015年第7期25-25,共1页熊秉元 
坐出租车到了目的地,正在掏钱时,定时器跳了一下,司机要多收5元新台币。双方理论时,车子又往前移动了几公分,定时器又跳了一下,变成要多收10元。可能有许多人会肝火上升,和司机理论半天。
关键词:定时器 目的地 出租车 新台币 司机 
再论法学中的质与量
《宏观质量研究》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熊秉元 
法学里通常是从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角度论述,文章尝试不同的切入点;由"质"和"量"这两个概念,检验法学和法律。主要的发现可以简单归纳如次:法律可以视为规则,而规则的性质就是工具。法律所要处理的问题,可以由"质"和"量"的角度着眼。...
关键词:关键词:法学质量 经济分析 
权利和义务是连体婴吗?--法经济学的视角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136-138,共3页熊秉元 
在法学里,权利和义务这两个概念当然重要无比。然而,似乎有很多法律人认定,这两个概念是相依相随的:有权利,必有义务;承担义务,才能享受权利。甚至,这种观点也见诸于很多学术论著(王文东,2007;杨义芹,2010)。可是,权利和...
关键词:权利能力 义务 法经济学 学术论著 民法总则 法律人 概念 法学 
物权与债权的区分:经济学与法学的思维碰撞
《经济学家茶座》2014年第3期17-20,共4页冯姣 熊秉元 
缘起 众所周知,在大陆法系的民法体例中,物权和债权有着重要无比的地位;可是,为什么要有这两个概念呢?对于这个追根溯源的问题,笔者曾经请教了大陆民法学界的泰斗和台湾民法学界的两位泰斗;令人失望的是,这两位大家都没有给出...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 思维碰撞 法学界 债权 物权 经济学者 大陆法系 民法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