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骧

作品数:119被引量:52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艺理论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美学研究文学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复印报刊资料(美学)》《文史哲》《学术研究》《湖南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说的启示价值——兼论美学研究中的观念与方法的问题
《学术月刊》2025年第1期161-166,共6页王元骧 
“实践论美学”是在苏联社会派美学的启示下,按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思想,视美为人在实践过程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烙印在对象上,是人在观照对象中所领悟到的一种精神价值。但由于当年它的倡导者只是按认识论的观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蒋孔阳 实践论美学 审美关系 认识论与价值论 
王元骧访谈录
《文艺争鸣》2025年第1期73-76,共4页王元骧 朱首献 
王元骧先生是我国具有突出成就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2024年11月,适逢先生九十寿辰和《王元骧文集》出版,编辑部特约朱首献教授对王先生做了如下访谈。先生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历程,他以“审美反映论”为起点,先后吸取了价值论、实践论和...
关键词:文艺理论研究 王元骧 审美反映论 文学理论 文艺理论家 社会责任意识 学术历程 王先生 
关于文学、美学理论问题的再思考——王元骧先生访谈录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王元骧 雀宁 
202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和范式转换研究”(项目编号:22JZD005)的阶段性成果。
访谈时间:2023年5月至12月访谈形式:以书信往来的方式完成访谈,访谈录由此整理而成。王元骧先生已对这份访谈录进行了审阅、补充和校订。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是目前中国学界业已形成的一个重要共识。
关键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王元骧 美学理论 访谈形式 书信往来 访谈时间 积极构建 访谈录 
“人生论文学观”刍议——关于推进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被引量:5
《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王元骧 
要“人生论文学观”在传统认识论文学观的基础上引入实践的观点,把作为文学对象的人看作既是个人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又是处身于现实关系中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不仅以人为对象,而且也以人为目的。文学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境遇、遭际...
关键词:人生论文学观 人是目的 情感与意志 内在目的 外在目的 
审美:回归“身心一体”的人
《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1年第6期84-91,共8页王元骧 
美对人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把知、情、意统一起来,使人回归完整的人。在很长一个时段内,知、情、意三者总是被割裂,直到德国古典哲学那里,才改变了对这三者做分裂理解的状况,在理论上予以解决并提出:“人的真正的存在是它的行为”。但这只...
关键词:审美 整全的人 身心一体 意向性心理 
审美:回归“身心一体”的人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7期157-164,共8页王元骧 
美对人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把知、情、意统一起来,使人回归完整的人。在很长一个时段内,知、情、意三者总是被割裂,直到德国古典哲学那里,才改变了对这三者做分裂理解的状况,在理论上予以解决并提出:"人的真正的存在是它的行为"。但这只是...
关键词:审美 整全的人 身心一体 意向性心理 
作者手稿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王元骧 
关于文学理论教材的学科体系和编写问题的意见被引量:1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68-75,共8页王元骧 
反映性是文学不可排除的本质属性,但要体现反映论在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价值,还须克服传统反映论文艺观存在的直观论、机械论和唯智主义的倾向,而使之与实践论相结合,突出人作为一个知、情、意统一的整体存在在反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 学科体系 反映论 实践论 观念与方法 
读张江《理论中心论》所想到的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80-87,共8页王元骧 
理论与评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论是认识性的,是在思维层面上对事物性质所作的综合把握,它不可能仅凭归纳推理还须经由演绎推理才能建立;评论是实践性的,是把理论的成果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加以具体的、创造性运用。所谓"强制阐释"现象,...
关键词:张江 强制阐释 理论中心论 文学批评 
反映论文艺观:我的选择和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1期48-49,共2页王元骧 
一我国当今较为流行的文学观念中,我认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即能动反映论的文学观是最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这可以从以下比较中说明:表现论文艺观通常认为文学是情感的表现,而表现不同于宣泄,它的对象已经被“二重化”了,已从...
关键词:文艺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能动反映论 文学观念 二重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