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丹

作品数:7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催眠催眠疗法STROOP暗示认知神经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校园心理》《阴山学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催眠暗示对情绪麻木的影响
《阴山学刊》2012年第4期101-105,共5页王志丹 
通过使用威胁性暗示语和非威胁性暗示语来研究催眠暗示对情绪麻木的影响。被试被分为2组,每组包括高低暗示性被试各6人。被试的主观厌恶程度、呼吸、心率和皮肤电均被记录。第1组被试先接受威胁性暗示再接受非威胁性暗示,第2组接受同样...
关键词:威胁性暗示 非威胁性暗示 高暗示性 低暗示性 情绪麻木 
催眠暗示训练对初中生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4期636-638,共3页姜艳斐 杨亚萍 王志丹 
目的通过研究催眠暗示训练对初中生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找到实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兰州市六十六中8年级学生共72人。在斯坦福催眠标准引导程序后,将提前设计好的积极暗示语给实验组被试重复2遍...
关键词:自我概念 催眠暗示 自我催眠 自我效能 
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催眠研究述评被引量:6
《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4期537-544,共8页周爱保 王志丹 
催眠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心理治疗中,但是,关于催眠方面的研究却相当匮乏,而且相当模糊。近年来,随着fMRI,ERP和PET等技术的引入,我们对催眠引导和催眠暗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于疼痛和幻觉的研究表明,至少对于高暗示性被试而言,催眠...
关键词:催眠诱导 暗示 功能影像技术 催眠后遗忘 催眠后暗示 
面部识别的理论概述被引量:2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97-98,109,共3页王海静 王志丹 
目前关于面部识别能力的发展理论仍处于争论之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理论分别是面部特有知觉发展理论和一般认知发展理论。在此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介绍目前面部识别领域中两个主要的认知模型,分别是布鲁斯—杨的面孔...
关键词:面部识别 整体加工 结构编码 
哈佛群体催眠感受性量表A式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被引量:4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第3期223-227,共5页周爱保 王志丹 
目的:本文引进了哈佛群体催眠感受性量表A式(Harvard Group Scale of Hypnotic Suscepti-bility,Form A,HGSHS-A),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将HGSHS译成中文,并对其进行符合本土文化的修改。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313名在校...
关键词:催眠 催眠暗示 哈佛催眠感受性量表A式 催眠感受性 
催眠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一例被引量:2
《校园心理》2010年第6期423-425,共3页周爱保 王志丹 谢璐 李平 
本次案例主要采用催眠疗法,并结合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情景预演对求助者进行考试焦虑症的治疗,尤其是将系统脱敏和认知疗法融入到催眠疗法之中,效果明显。在对求助者治疗后,求助者报告其压力减轻、睡眠改善、心态良好,能很好地处理考...
关键词:考试焦虑症 催眠疗法 治疗 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 睡眠改善 心态良好 
一例运用催眠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案例报告被引量:1
《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第8期110-114,共5页王志丹 姜艳斐 杨亚萍 
本次案例主要采用催眠疗法,并结合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对个案进行了心理问题的矫正,尤其是将系统脱敏和认知疗法融入到催眠疗法之中,在对求助者的心理进行整合式治疗后,其睡眠状况明显改善,精神状况得到提高,抑郁情绪消除,焦虑程度显著...
关键词:催眠疗法 失眠 个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