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平

作品数:89被引量:12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写本例话《诗经》《万叶集》愿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外交流研究(中英文)》《中国文化研究》《古典文学知识》《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古人汉化名号考述
《中外交流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王晓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14ZDBO85)的阶段性成果。
为了对汉文写本展开全面研究,需要熟悉汉文圈与写本相关的历史文化现象,尤其是与中国文化传播和接受相关的不同领域知识生成及演变的轨迹。这涉及到汉文化圈文化生活的交往礼仪规范与文化心理。日本古人汉化名号,便是其中一个缩影。汉...
关键词:汉文写本学 日本 汉化 名号 
日本汉文古写本奥书词汇研究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王晓平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B085)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王晓平。
在日本书志学中,奥书是指书写在纸质文献末尾左侧的题记。汉文古写本中的奥书,多出自写本书写者、搜集者、收藏者之手,其中有关书写与阅读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等记录,是考察写本来源、传承与文献价值的重要依据,包含了丰富的中日...
关键词:奥书 古写本 词汇 汉文写本学 
学术主持人语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4年第1期3-4,共2页王晓平 
日本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寺庙和收藏家,收藏和保存了数量可观的古代写本文献,其中汉文写本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写本,不仅是刻本一统天下之前的主流文化载体,而且也是刻本时代各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历代日本学者努力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中日文化交流 文化载体 文化遗产 写本 图书馆 博物馆 刻本 学术主持人 
日本诗话文献的写本学解读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4年第1期5-19,共15页王晓平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之《日文诗话译注集成》(国新出发[2021]20号文学7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14ZDBO85)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诗话的文本形态主要有写本、刻本和整理本,而其文献学研究尤须注意写本因素。写本、刻本自不必说,即便是整理本的解读,也不能无视写本文字的影响。事实上,整理本中往往存在因不熟悉写本书写特点及其传播规律而造成的讹误。在此意义...
关键词:日本诗话 写本 文献学 
日本汉文古写本合字考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28-34,59,共8页王晓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14ZDB085)。
日本汉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字系统。合字是整理日本汉文古写本必备的知识。日本汉文写本中存在与敦煌写卷相同的合字,也有日本特有的假名合字,还有来自佛教的合字,以及反映日本特有事物的所谓“国字”中的合字,在...
关键词:日本 汉文 写本 合字 
《赵志集》疑义试解——兼论中国典籍日本古写本精读被引量: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54-62,共9页王晓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14ZDB085)。
《赵志集》写本是中国久已散佚而保存在日本的唐诗集,借此可管窥唐代诗歌盛行的一般风貌与东渐的悠久历史。现存释录尚多疑点,可借助敦煌写卷整理的经验求得破解。完成中国典籍日本古写本在精读基础上的校注,是深入研究汉文写本的重要...
关键词:《赵志集》 中国典籍 日本古写本 写本学 唐诗 
交流、互读与共赏——王晓平教授访谈录
《外国语文研究》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王晓平 占才成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本神话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研究”(编号17CWW004);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CCNU19TD016)的阶段性成果。
学术的交流和碰撞让我们发现各国文化和文学的差异,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并且取长补短。翻译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必要路径,与学术研究相辅相成。在亚洲的汉字、汉文文化圈,写本研究也是开展学术交流的一座重要的“桥”。搭建学术交流之...
关键词:王晓平 学术交流 互读 共赏 比较文学 
日本汉文写本中文校注的学术意义--以《都氏文集》为例被引量:1
《国际汉学》2021年第3期68-78,205,共12页王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ZDB085)的阶段性成果。
亚洲汉文学是国际汉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有必要对各国各地区的汉文学经典加以系统整理,传于后世。为使古代汉文写本更容易为现代人所阅读,有必要选择一些经典作品进行中文校注。日本汉文学写本的中文校注,在吸取日语校注本精义的同时,还...
关键词:日本汉学 汉文古写本 中文校注 汉文学文献 都氏文集 
日本汉文古写本的词汇研究——以《东大寺讽诵文稿》为例
《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第3期152-167,共16页王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04ZDB085)的阶段性成果。
对域外汉字的跨文化研究,业已引起我国文字学界的重视,对汉字文化圈中汉语的接受和演变的研究,必将成为汉语研究的新课题。探讨汉语词汇对于周边国家语言文化的影响,总结周边各民族吸收汉语词汇的规律,对于日本汉文古写本的整理和研究...
关键词:词汇 跨文化研究 日本汉文古写本 《东大寺讽诵文稿》 
《游仙窟》的解读模式——写本例话之十四被引量:1
《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第3期130-137,F0002,共9页王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14ZDB085)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唐人张(658—730,字文成)去世49年后,空海在《聋瞽指归序》一文中评价了《游仙窟》,说那是一本"散劳书"。喜欢它"词贯琼玉,笔翔鸾凤",又不满它"滥纵淫事,曾无雅词",也正视它"面卷舒纸,柳下兴叹;临门味句,桑门营动"的影响。
关键词:《游仙窟》 解读模式 写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