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生

作品数:124被引量:41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
《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11期8-11,共4页王锐生 
从四个方面论证以人为本是现代性的核心和灵魂:经济方面,人的独立性取代人的依赖关系;政治方面,"脱神入俗"取代君权神授;思想文化方面,人是个人成为社会普遍原则;西方形而上学理论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成为存在者的尺度和中心。在现代化...
关键词:现代性的核心与灵魂 孤立的个人 脱神(圣)入俗 个体主体性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历史与现实被引量:4
《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王锐生 
企业文化的以人为本,思想源头是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其中,价值论的人本主义(人是目的等)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直接相关。把以人为本纳入现代企业管理经历了一个过程,标志着文明与人道进入当代企业管理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结束了吗?——与常绍舜同志商榷被引量:11
《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3-9,共7页王锐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志 基本经验 历史进程 建设工程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历史与现实之评述被引量:2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30-34,共5页王锐生 
13年前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实质体现的是新旧体制的转换,是用机会均等的公平观对结果均等的公平观的取代。这一提法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合理性。在实践中,我们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认真落实“兼顾公平”。目...
关键词: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适度关系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被引量:11
《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2期4-7,共4页王锐生 
在唯物史观中,科学精神与以人为本是相互结合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统一的。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区分马克思的以人为本与西方近现代的人本主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在“结合”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引量:13
《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3-7,共5页王锐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结合” 实践价值 哲学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当代化的几个问题被引量: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17-21,30,共6页王锐生 
从毛泽东思想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当代化(以下简称“民族化”与“当代化”)相统一的产物。因此它们兼具民族化与当代性的双重品格。研究“民族化”与“当代化”及其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民族化 中国化 毛泽东 理论自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哲学追问——“何以需要”与“何以可能”被引量:12
《新视野》2005年第5期8-9,20,共3页王锐生 
文章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需要”与“何以可能”两个问题展开分析与考察。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能够在中国传播和光大,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最早把中国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相联系、相依托。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何以需要 何以可能 
现代性、马克思的人的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被引量:8
《学术研究》2005年第10期5-9,共5页王锐生 
本文认为,马克思是西方的现代性的坚定的批判者,考察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必须放在整个马克思的人的理论视野下。在确定了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和科学历史观之后,对现代性问题的讨论才能合理地在马克思哲学的人的发展理论中得以明晰。...
关键词:现代性 马克思的人的理论 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观:25年来的出“新”被引量:2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4-9,共6页王锐生 
25年来,唯物史观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重新确认了"人的问题"对于唯物史观的意义;从根本上恢复了实践在唯物史观中的本来地位;价值范畴的引入再现了唯物史观中科学精神与价值取向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出"新",构成了唯物史观理...
关键词:唯物史观 理论创新 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