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主体性

作品数:164被引量:31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霍俊明吴全华李巧慧赵永丰王锐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个体主体性”视角下的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关系探究——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大庆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邱紫君 
在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中,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内容丰富。现实的个人的精神生产实际上体现了个体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即个体主体性。在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中,个体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精神生...
关键词: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 个体主体性 
以学生主体性构建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神州学人》2025年第1期39-41,共3页孙珂 
高校办学质量与其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高质量人才培养则是建立在个体主体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探讨学生主体性的议题上,我国高等教育界一直存在着“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种观点,在实践中也时常不慎陷...
关键词:教师中心论 思维框架 我国高等教育 学生中心论 个体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 矫枉过正 人才培养质量 
“文学革命”中“人的主体性”建构逻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09-110,共2页谷鹏飞 
发生于1917年至1927年间的中国“文学革命”,是一场通过文学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继而塑造社会新人、筹划未来民族国家建设的文化启蒙与现实政治运动。作为一场“由内而外”的文学革新运动,它标志着文学助力现代主体性“人格”建设在现代...
关键词:文学革命 文化启蒙 个体主体性 民族国家建设 形式与内容 文学表达 人为目标 审美的人 
中非传统家文化的相通性及其哲学基础
《西亚非洲》2024年第6期30-47,156,共19页程秋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非现代文明建设”(2023YZD041)的研究成果。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与丰富的文明。中非在文化层面有诸多相似性,其中也体现为双方传统家文化的相通性,即中非传统家文化均通过“一体之亲”的理念调和个体与共同体间的差异,运用生命时间意识构建...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家文化 中国哲学 非洲哲学 个体主体性 生命共同体 
论社会性存在与个体主体性成长困境的突破:以鲁滨逊形象为例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1期68-76,84,共10页王仪舒 彭萍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乡村旅游内生价值体系建构研究”(2021BJJ054),主持人:陶玉霞;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浚县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2023XWH146),主持人:陶玉霞。
当今存在危机与社会离散的个人主体时代语境下,主体性成长的困境与出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鲁滨逊正是在主体性实践之路上探索的先锋。应用主体性理论和对话理论对鲁滨逊行为逻辑进行现象学分析发现,人类主体性成长的困境主要体现...
关键词:主体性 对话理论 成长困境 社会性存在 鲁滨逊 中国智慧 
个体主体性的生成——电影《热辣滚烫》的心理意义分析被引量:1
《大众心理学》2024年第7期24-25,共2页张弛 
一、个体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人作为类存在的主体性,二是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主体性。第一种主体性是哲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人在世界当中的位置。人从自然中走来,人在构筑并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中,直到提出“我思故我在...
关键词:个体主体性 心理意义 我思故我在 整体把握能力 个体存在 人的主体性 
展览
《财富生活》2024年第8期10-11,共2页
任诒春艺术展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中国・北京2024 年3 月8 日 ~ 2024 年4 月8 日“相遇和凝视”作为一种观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关乎着观看者与对象之间的相互给予。它们既塑造了绘画内部,也同样关联着画面之外艺术家自身的情感与认知...
关键词:个体主体性 观看者 中国当代艺术 情感与认知 感知世界 凝视 观察者 艺术展 
诗选
《作家》2023年第9期36-44,共9页姚辉 
授奖辞姚辉的长诗《关于李白》将诗人之间的精神、命运以及时代对话提升到精神共时体的高度,在作者的视界中李白不再是单纯的历史、传统和过去时的客体,而是转化为“同时代人”和“诗学启示录”。据此,这首长诗的意义不只在于建立于个...
关键词:《作家》 同时代人 诗歌奖 个体主体性 对话性 李白 姚辉 整体性 
个体主体性复归途径的探索——论安部公房《榎本武扬》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3年第3期62-70,共9页许静华 刘晓芳 
安部公房的《榎本武扬》并不仅仅像前期研究普遍认定的旨在探讨“忠诚”与“转向”的问题,作品采用复调叙事手法,借复数历史参与者的个人视角再现历史的尝试,可视为安部对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权威”历史叙事的挑战。其置身于时代更迭...
关键词:安部公房 榎本武扬 共同体 个体主体性 伦理困境 
个体主体性的逻辑建构——阿多诺与马克思的“相遇”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41-48,共8页郑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价值观基础理论研究”(19JJD710001)。
阿多诺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相遇于“个体主体性的逻辑建构”,其焦点在于“个体主体性”的未来预期。基于“个体主体性”的差异性诉求,阿多诺哲学的“经验”视角和“绝对否定”的逻辑工具实际上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视为一种抽象统治,并...
关键词:阿多诺 马克思 个体主体性 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