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今燕

作品数:20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历史人文景观人地关系人文景观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材料·新装饰》《城乡建设》《文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千年古刹唐慈恩塔院——兴教寺被引量:2
《文博》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祁今燕 
  我国唐朝佛教学者玄奘,曾是闻名世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墓冢就在现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的杜陵原上,即唐长安樊川杜曲东南的少陵原畔.站在少陵原上可遥望到靛蓝色的终南山,淡紫色的晨雾中隐隐透出樊川脚下的点点村舍.……
关键词:少陵原 仿木结构 樊川 长安 石棺 灵塔 寺院 菩提心 佛教 释教 终南山 秦岭 
当代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唐都学刊》2006年第5期99-101,共3页刘勇 祁今燕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土地开发,使老城市中原有的基础设施和人文景观面临结构性改造,或是被拆除。城市开发与城市的特色、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许多城市正面临着新的选择和挑战。对此,应保护...
关键词:城市化压力 城市特色 人地关系 
试论西安明城传统人文街区的形成与保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15-118,共4页刘勇 祁今燕 
在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保护现存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遗存,是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政策制定者的历史责任。在西安传统民居比较集中的地带,现仍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坊上”建筑和老街区。其地域性与民俗方面的独特性,应该上升到学术的...
关键词:新旧混合 人文街区 农牧业结合 传统西部城市格局 
传统人地关系“厚德”与“中和”思想刍议
《唐都学刊》2005年第5期73-75,共3页刘勇 祁今燕 
我国传统的自然观与人格化是统一的。是以“德”与“和”为中心的,因此在人地关系方面更加趋向人格化伦理。古代传统“地力常新”的土地改造思想,对当代生态保护、控制其环境蜕化上有很大借鉴意义。结合西方景观理论中“千层饼模式”的...
关键词:自然人格化 厚德 千层饼模式 中和 
传统自然认识论中的人文性与当代人聚环境被引量:2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89-91,共3页祁今燕 李明 
阐述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了理论上的统一,终于形成了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包括了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的景观类别。中国具有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自然地貌、地域性民俗方面的差异所呈现...
关键词:自然人格化 德与和 历史人文景观 人聚环境 
城镇规划中人文景观与生态保持被引量:1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91-94,共4页祁今燕 
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指出了当代城镇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即传统文献中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人格化定义 ,剖析了古代自然观中人文精神的指向 ,对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景观建筑学中千层饼模式 ,与统一地理学...
关键词:千层饼模式 人格化景观 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 
陕西蓝田古道之驿——辋川乡的山地民居
《小城镇建设》2003年第12期56-57,共2页祁今燕 
关键词:陕西 蓝田县 山地民居 土坯砖 建筑风格 
古代关中名镇与船运的驿站——秦渡
《小城镇建设》2003年第7期66-67,共2页祁今燕 
在距离13朝故都西安60公里处,是另一个位于渭河中下游分界处的古都--咸阳.秦孝公曾由栎阳(今临潼东北武屯一带)迁都于此,"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而定都咸阳,有利于秦国东出函谷关与六国争锋,由此可控制关中地区东西大道的咽喉,因...
关键词:秦渡镇 水源 驿站 建筑风格 
西部人文景观的历史魅力
《小城镇建设》2003年第4期54-56,共3页祁今燕 
西北地区的历史人文景观颇为丰富和悠久,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大多沧桑残落.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进程缓慢,因而保存了农耕时代的建筑和村镇,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形态提供了生动的实例.
关键词:经济发展 西部 历史人文景观 城镇化进程 西北地区 农村 可持续性发展 建筑 村镇 历史文化遗存 
秦巴山区中的故都——汉中
《城市开发》2003年第6期64-64,F003,共2页祁今燕 
关键词:秦岭 巴山 汉中市 历史文化名城 水利工程 蓄水 灌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