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柳娜

作品数:82被引量:78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青少年内隐心理咨询儿童吸毒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人口学刊》《现代远距离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河北教育(综合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研究
《生态经济》2024年第9期221-226,共6页宋瑞新 耿柳娜 
江苏省教育厅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专题研究项目“环境风险视域下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研究”(SJZT2023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资助项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认知与行动逻辑”(0109143703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资助项目“环境风险的社会治理”(0109143701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呈现出暴涨之势,但目前尚缺乏对该研究领域热点、...
关键词: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孤独症儿童自然教育的实践、效果与反思被引量:7
《中国特殊教育》2023年第7期53-60,共8页王怡欣 耿柳娜 
202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专题“环境风险视域下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研究”(课题编号:SJZT202310);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环境风险的社会治理”(课题编号:010914370122);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认知与行动逻辑”(课题编号:010914370307)阶段性成果。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主要依托,以参与体验为主要手段,引导人们深入了解和欣赏自然,尊重并且保护自然,最终实现人类自我发展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文章综述了孤独症儿童直接自然教育和间接自然教育的不同实践形式和教育效果。研究...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 自然教育 人与自然 
走进大自然:自然体验及其积极效应被引量:3
《心理科学》2021年第6期1469-1475,共7页张珂烨 左孟杰 耿柳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BSH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010914370122)的资助。
自然体验是指个体通过各种感官感知自然或与源于自然界的刺激互动。研究者通常使用问卷测量法、自然指标法或实验操纵法来量化操纵人们的自然体验,发现接触自然可以在心理、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且这些积极效应会受到物理环...
关键词:自然体验 积极效应 物理环境因素 个体因素 社会因素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生命史策略的影响:长计远虑和控制感的作用被引量:7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年第4期838-841,828,共5页张珂烨 耿柳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编号:010914370122)。
目的:探究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生命史策略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童年社会经济地位量表、长计远虑量表、控制感量表和生命史策略量表对454名成人进行调查。结果:①童年社会经济地位、长计远虑、控制感和生命史策略之间两两显...
关键词:童年社会经济地位 长计远虑 控制感 生命史策略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干预:社会规范视角被引量:7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0年第5期312-320,共9页杨昕雅 耿柳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SH22)。
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居民垃圾分类的心理因素和干预措施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社会规范干预作为简单、易于实施的心理干预手段,可有效规避经济和政策刺激的缺陷,激发个体环保的内部动机,从行为层面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垃圾分类 社会规范 行为干预 
环境问题研究的反思:环境心理学的视角被引量:2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78-96,共19页耿柳娜 卓敏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以环境社会心态为例"(2015JDXM003);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项目"企业达标排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17A097)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由人类活动和人的行为所引起的,因而,解决环境问题亟须引入心理学研究视角。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对人与环境间关系进行追问和探究的学科。环境心理学...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环保行为 环境风险 环境与健康 
沉没成本效应的产生根源与影响因素被引量:24
《心理科学》2017年第6期1471-1476,共6页相鹏 耿柳娜 徐富明 张慧 李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1083)的资助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因受沉没成本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非理性决策现象。针对这一决策偏差的产生根源,研究者从认知、动机和神经三个角度提出了解释。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沉没成本特性、情境因素、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
关键词:沉没成本效应 承诺升级 预期理论 心理账户 自我申辩 
环保行为和多维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青年探索》2017年第4期50-60,共11页汤艳梅 耿柳娜 
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群众直观感受与环保目标任务系统性协调性分析研究"(NO.2110105)的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的幸福感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随着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青少年的幸福感状况呈现了新型特征,大学生环境保护行为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对南京市953名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等方法...
关键词:环保行为 多维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社会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自然关联性:概念、测量、功能及干预被引量:33
《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8期1360-1374,共15页杨盈 耿柳娜 相鹏 张晶 朱丽芳 
浙江省教育厅2015年度一般科研项目(Y201534390)
自然关联性是指人们主观上感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程度,包括对自然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自然关联性的测量主要采用自陈式量表和内隐联系测验从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进行。已有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与自然接触能够帮助恢复心理疲劳、...
关键词:自然关联性 测量方法 恢复性 幸福感 
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及理论模型:环境心理学的视角被引量:10
《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4期691-700,共10页相鹏 耿柳娜 周可新 程枭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研究:以环境社会心态为例"(2015JDXM003);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KYLX16_0011)资助
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限于生理健康损害,还涉及认知功能、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针对空气污染不良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往研究提出了环境应激模型和社会-环境交互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强调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涉及污染的直接暴...
关键词:空气污染 风险感知 环境应激源 不良效应 环境心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