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维钧

作品数:21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印度教名号毗湿奴印度人历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明清小说研究》《西域研究》《社会科学论坛》《南亚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印度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毗湿奴及其一千名号(续四)
《南亚研究》2009年第1期119-129,共11页葛维钧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资助
关键词:印度教 神祗 毗湿奴 世书 
毗湿奴及其一千名号(续二)被引量:1
《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葛维钧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资助。
关键词:印度教 中国 毗湿奴 
毗湿奴及其一千名号被引量:2
《南亚研究》2005年第1期48-53,共6页葛维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资助
要了解现实的印度,就必须参透其历史与文明发展的历程。本文着重探讨了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毗湿奴的形象、来源和发展、围绕他展开的化身故事、形成的各种玄理、对他的赞颂,以及他众多名号的含义。从微观入手阐释印度教的发展是本文的独到...
关键词:名号 文明发展 印度教 含义 微观 
湿婆和“赞辞之王”(续)
《南亚研究》2004年第1期40-44,共5页葛维钧 
关键词:湿婆派 印度教 教义 湿婆神 “赞辞之王” 
湿婆和“赞辞之王”被引量:3
《南亚研究》2003年第2期65-71,共7页葛维钧 
湿婆是印度教神殿中的重要神  ,对于他的赞美 ,亦遍见于印度教各典籍。赞美方式之一 ,即称颂名号。印度教在其发展过程中 ,曾将千余名号奉献给湿婆。本文首先就湿婆神的传说故事、他的来源、围绕他建立的有关宗教理论 ,以及对他的赞颂...
关键词:湿婆神 “赞辞之王” 印度教 神祗 宗教理论 历史渊源 
试谈业报理论的产生——“业报理论源流探索”之四
《南亚研究》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葛维钧 
业和业报理论是印度伦理学说的核心观念,它是印度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逐渐产生和发展出来的。 远古吠陀时代的印度人并无业报意识。人死后升入天堂,理所固然,并不是报应的结果。那里原是阎摩为尘世上一切逝去者找到的永久安息之地,...
关键词:理论源流 业报 《摩奴法论》 奥义书 印度教 婆罗门 耆那教 伦理化 尚未出生的后代 发展演进 
吠陀时代业报说的萌芽——“业报理论源流探索”之一被引量:1
《南亚研究》1996年第Z2期42-46,共5页葛维钧 
印度学者基里特·焦希发表过多种人文科学著作。他在《吠陀和印度文化》一书中说过这样的话:'印度曾经是一个特殊的探求人生意义的地方。在这种探求中,它毫不含糊地坚持并尝试过那些甚至极具否定性的假说或主张。'①我以为此话不虚。殚...
关键词:奥义书 印度教 古代印度 否定性 人生意义 科学著作 祭祀 时代 印度文化 理论源流 
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学妨碍了历史学的建立(续)
《南亚研究》1991年第2期42-47,共6页葛维钧 
4、人生四要和四期人,包括古代印度的哲学家们在内,都是生活在丰富多采的物质世界中的,受着七情六欲的支配。谁都知道:所有那些世界虚无、人生如寄的理论,均是尚待证明的假设,而物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存在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印度教本...
关键词:历史学 古代印度 宗教哲学 印度教 奥义书 物质世界 人生观 社会生活 最高存在 解脱 
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学妨碍了历史学的建立
《南亚研究》1991年第1期19-27,3,共10页葛维钧 
在拙文《古代印度原应是有历史的》里面,我曾说古代的印度本来是可能有史家和历史著作的,然而却终于没有。其中的原因尽管会有多种,但最根本的,我以为,是在印度独特的宗教哲学指导下形成的印度人,尤其是印度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历史学 古代印度 宗教哲学 印度教 印度人 经验世界 奥义书 印度宗教 现实世界 知识分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