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钦朝

作品数:10被引量:13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一氧化氮高血压病内分泌功能针灸疗法针刺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针灸》《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中医药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CD45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与小鼠表皮γδT细胞发育的关系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8年第5期382-385,共4页蔡钦朝 王秉鹤 
目的探讨CD45分子在γδ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D45基因敲除变种鼠,观察其Vγ3树突状表皮T细胞(Vγ3DETC),这类唯一居住于鼠类表皮组织的γδT细胞的变化。以原位免疫标记观察其表皮内Vγ3DETC...
关键词:抗原 CD45 蛋白质 酪氨酸磷酸酶 ΓΔT细胞 发育 
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的观察被引量:58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61-63,共3页蔡钦朝 汪琼华 吴云智 
为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在血瘀证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对20例血瘀证患者体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患者NO及NO/ET比值均明显减低(P<0.05),提示血管内皮细...
关键词:血瘀证 一氧化氮 内皮素 血管内皮 内分泌功能 
针刺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5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年第1期6-8,共3页蔡钦朝 童立应 吴云智 
本文观察了28例高血压病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1等指标的变化,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1);血清一氧化氮较治疗前显著回升(P<0.01),且与血压变动间存在负相关(r=-0.401,P...
关键词:高血压 针灸疗法 内皮细胞 内分泌功能 
针刺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6
《中国针灸》1998年第1期9-11,共3页蔡钦朝 童立应 白玫 吴云智 
对 2 8例高血压病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 (NO)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CEC)进行同步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并与 2 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 :针刺治疗后患者血压及 CE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 .0 1 ,P<0 .0 5 ) ;同时血清 NO水...
关键词:高血压病/针灸疗法 一氧化氮/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在郎格罕细胞迁移中的作用被引量:1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第1期32-34,共3页蔡钦朝 王秉鹤 
目的 应用肿瘤坏死因子 (TNF)受体 基因敲除突变型鼠 ,探讨 TNFα介导郎格罕细胞(L C)向局部淋巴结迁移、引发免疫应答过程中 ,其两种膜受体 :TN F受体 和 TN F受体 所起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 以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分...
关键词:受体Ⅱ 肿瘤坏死因子 郎格罕细胞 肿瘤 
艾灸对高血压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287-289,共3页蔡钦朝 童立应 吴云智 
以艾灸百会穴治疗20例高血压病患者,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变化。结果显示,艾灸可使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1);血清NO水平由治疗前低于健康对照组水平明显上升(P<0.01),且...
关键词:艾灸 高血压病 循环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寿星宝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年第5期305-308,共4页王钦茂 杨耀芳 龙子江 姚道云 汪远全 蔡钦朝 刘敏 张士勇 
寿星宝系延缓衰老药,实验证明它能够延长家蝇的平均寿命和家蚕的生长时间(P<0.01,P<0.05);提高老龄大鼠红细胞内SOD含量(P<0.05~0.01),并降低血浆中LPO及心、脑组织中LPF的水平(P<0.05~0.01);增加大鼠红细胞C3b受...
关键词:寿星宝 抗衰老 中药药理学 
耳针治疗高血压病与一氧化氮信使作用的关系被引量:7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42-44,共3页蔡钦朝 何淞玫 童立应 
对20例高血压病患者耳针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进行同步追踪观测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耳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患者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经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1和P<0.05),反映血...
关键词:耳针疗法 高血压 一氧化氮 
红细胞C_3b受体酵母菌花环率的快速检测被引量:4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59-60,共2页蔡钦朝 童立应 
本文将目前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通用的红细胞 C_3b 受体酵母菌花环试验加以简化,以末梢血液代替静脉采血,无需红细胞分离、计数等较费时的操作步骤,检测之结果与原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0.9070)。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 C3B 受体 酵母菌 花环率 
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宁夏医学杂志》1992年第6期382-384,共3页董闰云 蔡钦朝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系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但对是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和防御因子(胃粘液屏障及胃粘膜细胞屏障)失衡的结果这点是比较明确的。新近对幽门螺旋菌(HP)的研究更为 PU 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药物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