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布

作品数:16被引量:9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少数民族语文八思巴字回鹘式蒙古文蒙古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研究》《学术探索》《语文建设》《民族语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代宗师 风范永存——深切缅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傅懋勣先生
《民族语文》2012年第1期7-12,共6页戴庆厦 道布 史金波 孙宏开 清格尔泰 平山久雄 
人民的语言学家——傅懋勣先生 戴庆厦:我们上世纪50年代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过的学生,都听过傅先生的语音学和语言调查的课,傅先生是我们的启蒙业师。半个世纪以来,我们这些老学生在民族语文教学科研领域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与傅...
关键词:语言学家 中央民族学院 宗师 50年代 语言调查 科研领域 语文教学 戴庆厦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语言观被引量:8
《民族语文》2010年第2期3-6,共4页道布 
本文运用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问题,从语言关系、语言政策、民族教育体系、双语人才与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语言观 民族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文化 文字使用 少数民族 语言关系 语言政策 
蒙古语动词“态”语缀探析被引量:7
《民族语文》2007年第5期3-11,共9页道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2006年课题<蒙古语语缀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
蒙古语动词"态"范畴,内容比较复杂,各种"态"语缀的分布不平衡,使用范围有大有小,使用层次也不一样,"语法化"程度也有差别。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把它的"本色"如实地描写出来。
关键词:蒙古语 语缀 动词 内容比较 “本色” 叙事方式 不平衡 语法化 
语言活力、语言态度与语文政策——少数民族语文问题研究被引量:23
《学术探索》2005年第6期95-101,共7页道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许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制定实施了正确的民族语文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工...
关键词: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 语文政策 语言活力 语言态度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和施行对少数民族的意义被引量:3
《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道布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规范汉字 普通话 意义 中国 交流 领域 少数民族 
蒙古语中的逆构形方法被引量:2
《民族语文》1999年第1期60-63,共4页道布 
逆构形是一种非常规的方法,跟常规的添加词缀的方法相比,操作方向相反。文章分析了《蒙古秘史》中的逆构形宾格形式和现代蒙古书面语中通过逆构形方法产生新词的问题,并且从混沌学的角度作出了解释,为历史比较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现代蒙古语 《蒙古秘史》 构形 零形式 形容词 可变词干 名词 宾格 混沌学 蒙古人民 
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被引量:34
《民族研究》1998年第6期42-52,共11页道布 
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的。文章对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双语人以及文字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语言观。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关于汉语的政策和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文章还...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文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语言规划 少数民族文字 语言政策 《汉语拼音方案》 推广普通话 中国文字 民族事务 汉字简化 
阿难答秦王八思巴字蒙古语马年令旨被引量:7
《民族语文》1998年第3期13-17,共5页照那斯图 道布 刘兆鹤 
阿难答今旨碑现存于陕西户县。令旨正文是八思巴字译写蒙古语,附有白话汉语译本。汉译本原文录入《元代白话碑集录》,但正文未曾公布,此碑的发现,为研究八思巴字蒙古语和阿难答秦王增添了一份宝贵的新资料。
关键词:八思巴字 蒙古语文献 安西王 东岳庙 秦王 附加成分 汉字 回鹘式蒙古文 蒙古字韵 年令 
回鹘式蒙古文只必帖木儿大王令旨释读被引量:5
《民族语文》1998年第2期9-17,共9页道布 照那斯图 刘兆鹤 
本文作者对元代忽必烈汗时期的一件回鹘式蒙古文碑铭进行了研究,除碑铭拓片照片外,还向读者提供了回鹘式蒙古文摹写本和拉丁转写本、现代汉语译文和详细的注释,此碑现在埋在陕西省户县祖庵镇重阳宫内。
关键词:回鹘式蒙古文 蒙古字韵 八思巴字 《中原音韵》 帖木儿 蒙古语文献 汉文 现代汉语 《蒙古秘史》 王令 
青海省小外斯部落蒙古语的几个语音特点被引量:2
《民族语文》1997年第6期63-67,共5页道布 
小外斯部落脱离蒙古族主体后,在藏族包围中其语言逐渐形成了一些语音上的特点,如b、G弱化为β、;在词首,用c代替;与短元音相对的长元音是yy,舌位不同,等。
关键词:蒙古语 书面语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土尔扈特 外斯 卫拉特方言 部落 正蓝旗 长元音 青海蒙古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