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福清

作品数:20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士不遇著述笔记体例士人心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长江学术》《文学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传》“凤兆”原义及凤凰文化的生成与歧变
《江汉论坛》2024年第8期69-76,共8页邹福清 
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文学中的凤凰形象”(2019038)。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懿氏欲嫁女于避难至齐国的陈公子田完,懿氏之妻卜得繇辞“凤皇于飞,和鸣锵锵”,即所谓“凤兆”。杜预、孔颖达以凤凰别为雄雌为逻辑起点来解读“凤兆”,逻辑前后不一。考察《左传》叙述“凤占”的文本语境,并参...
关键词:《左传》 凤兆 凤凰崇拜 天命 婚恋 
闲居的诗思:士不遇焦虑消解与自我形象书写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72-180,188,共10页邹福清 程鑫 
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文学中的凤凰形象”(2019038)。
中国古代士人不断探索对不遇焦虑的调适与消解途径。嵇康“乐道闲居”,追求“逍遥”的人生境界,从呵护人性的高度肯定闲居,否定出仕;白居易晚年闲居洛阳期间提出“中隐”说,追求“闲适”人生境界,悬置闲居与入仕价值高下的判断,实际是...
关键词:闲居 士不遇 日常生活 自我形象 
凤凰与早期中国理想士人人格的赋形被引量: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29-38,共10页邹福清 
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文学中的凤凰形象”(2019038)。
西周初形成的天命观以君权神授、以德配天为核心内涵,解决的是政权合法性问题。在这一历史语境中,凤凰被形塑为传达天命的使者,代表天临鉴人间君王之“德”,并成为“明王”的预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凤凰的知识和信仰被转换、改造,用以...
关键词:凤凰 天命观 士人人格 新君子人格 士不遇 
好谏而招忧发愤以抒情——论屈原《九章·惜诵》的题义与主题兼及注释古文的若干原则被引量:2
《云梦学刊》2020年第4期70-78,共9页何新文 邹福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赋学编年史”(17ZDA240)。
关于《九章·惜诵》的篇题"惜诵"及"惜诵以致愍"句的解释,历来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已经影响到对于此诗题义与主题的正确理解。当下流行的"惜诵"为"痛惜地陈述往事以表达忧苦"的说法并不周全,而篇题"惜诵"即"好谏","惜诵以致愍"即"好谏以...
关键词:屈原 《惜诵》 题义 主题 
明清“诗史”说与诗纪事著述的价值建构被引量: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76-81,共6页邹福清 
《唐诗纪事》是诗纪事著述的创体之作,明代中后期受到一批学者的高度评价。在诗、史有别的前提下由批评杜诗纪事转向思考事与情的关系、诗如何纪事等问题的"诗史"论争是明人建构诗纪事著述价值的语境,明人正是在事与情关系框架内展开对...
关键词:诗纪事 诗史 在事为诗 采诗庀史 
言象、理志:张惠言“统乎志”的赋论及批评实践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24-31,共8页邹福清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赋学编年史"(17ZDA240)子课题"清代赋学编年史"成果
张惠言《七十家赋钞》继承汉代以诗为赋源的观点,提出其赋学的核心命题:赋"统乎志",包括"言象"和"理志"两个层面,其思维方法就是后来他在《易》学中总结的"比事合象""以象言志"。张惠言试图消泯赋"统乎志"与魏晋以来"体物"的赋体观之间...
关键词:张惠言 《七十家赋钞》 统乎志 言象 理志 
屈骚性恋原型的渊源及功能
《荆楚学刊》2016年第2期11-15,共5页邹福清 
楚地巫文化中"以阴巫下阳神""以阳主接阴鬼"祭仪中的性别搭配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娱神方式。屈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产生于楚地的巫文化,与这种娱神方式密切相关,可以称之为性恋原型。性恋原型在与祭歌关系密切的《九歌》...
关键词:屈骚 巫祭 性恋原型 
《唐诗纪事》及纪事类著述体例的流变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33-37,共5页邹福清 
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开创了以存录诗作及相关本事、收录与作品或诗人有关的评论、编写作者小传为主要元素的纪事类著述编纂体例。此后,诗、词、文、曲等各类纪事类著述都有编纂,清代则是纪事类著述编纂的高峰期。继起的纪事类著述的...
关键词:《唐诗纪事》 纪事类著述 体例 流变 
论唐五代诗本事的言说方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62-67,共6页邹福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0YJC751143
唐五代诗本事以诗歌的创作、解读、传播等文学活动为主要言说内容,也就与当时通行的笔记文本拉开了距离,往往被视为诗歌批评文本。作为一种诗歌批评文本,唐五代诗本事的言说方式呈现出一定特点:言说形态方面,以事件为文本中心,以诗明事...
关键词:唐五代 诗本事 言说方式 北宋诗话 
论刘永济的屈赋情志批评理论
《长江学术》2013年第1期28-38,共11页邹福清 
刘永济的屈赋研究显示出清晰的方法论意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形成了包括本体论、价值论、文体论、方法论等的屈赋情志批评理论体系。他将作品分为"三准"即文、辞、志三个层面,以探求作者情志为重要批评目标,以"以意逆志"作为批评方式;强...
关键词:刘永济 屈赋情志批评 三准 明三难与去三蔽 三途与六失 会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