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华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教育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传播学翻译过程翻译耗散结构论协同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中西译论的“共在”——从权力和文化影响力谈起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7-119,共3页马卫华 
多年来,中国译论在世界译论的舞台上始终发不出自己的声音,一直处于"失语"状态。在学术研究全球化态势下,如何将中国传统译论与西方译论融合,对我国译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拟从权力和文化影响力的角度探讨中西译论。一...
关键词:中西译论 权力 文化影响力 共在 
“不自然”的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论《宠儿》中的生态主义伦理思想被引量:1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99-101,共3页马卫华 
评论家通常认为,莫里森的作品意义在于重写非洲文化、表现族裔话语。笔者认为,《庞儿》这部作品亦是一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其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的小说。本文拟将借助生态主义的研究方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庞儿》,阐释...
关键词:宠儿 荒野 生态主义伦理观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翻译过程的本质被引量:3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14-116,共3页马卫华 
从传播学角度看,翻译过程的本质其实就是信息的传播。借助传播学的方法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来探索翻译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翻译过程本质,减少传播隔阂。
关键词:翻译 传播 耗散结构论 协同论 突变论 
试论托妮·莫里森小说中《圣经》象征运用被引量:2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96-97,共2页马卫华 
本文拟从"原型批评"及"系统论"的角度来探讨莫里森小说中的圣经象征原型。莫里森的作品中充满着象征原型,而其象征原型又处于一个象征系统之中。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圣经 意象 象征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