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刚

作品数:33被引量:8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两栖动物蝌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动物》《安徽农业科学》《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雷公山两栖动物物种组成与种群动态变化被引量:1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年第2期201-208,共8页刘京 魏刚 何玉晓 李仕泽 徐宁 徐海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507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099);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4Y029号);贵州省教育厅青年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20]234);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Y083);贵阳市科技局贵阳学院专项资金(GYU-KY-[2021])。
两栖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是两栖动物保护工作的前期基础。2014—2018年,采用样线法观测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组成和种群动态变化。共记录两栖动物2目8科16属28种(亚种),其中濒危种2种,即雷山髭蟾(Vibrissaphora ...
关键词:雷公山 两栖动物 样线观测 物种多样性 种群动态 
贵州高原6种掌突蟾形态特征差异分析被引量:3
《动物学杂志》2022年第1期49-68,共20页沈拓 李仕泽 刘京 魏刚 穆浪 粟海军 
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4Y0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96099);贵州省科技厅青年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455;黔教合KY字[2018]468);贵州省基础研究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Y083);贵州省林业科研项目(黔林科合[2020]13号)。
本文通过形态指标测量,比较了分布于贵州高原的6种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物种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显示,头体长比较,6种掌突蟾的头体长从大到小依次为赤水掌突蟾(L.chishiensis).绥阳掌突蟾(L.suiyangensis)、金沙掌突蟾(L.jinshaens...
关键词:掌突蟾属 形态特征差异:贵州高原 
贵州省两栖动物新记录种——武陵掌突蟾被引量:8
《四川动物》2021年第2期189-195,共7页刘京 李仕泽 程彦林 陈龙 张霞 魏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99);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4Y029号);贵州省基础研究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Y083);贵州省林业科研项目(黔林科合[2020]13号);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455、黔教合KY字[2018]468)。
2016年4—6月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46′8.07″E,27°50′56.77″N,海拔539 m)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11′47.2″E,26°22′42.24″N,海拔1687 m)采集到2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武陵掌突蟾Leptobrachel...
关键词:武陵掌突蟾 新记录 贵州省 
贵州草海湿地牛蛙的分布现状及其生境选择特征被引量:2
《水生态学杂志》2020年第6期133-140,共8页吕敬才 李亚龙 代亮亮 李振吉 魏刚 王春琴 余志刚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2016]1141);贵州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黔科院J合字[2016]6号);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项目(2017);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科技计划项目(2017SWS02)。
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牛蛙(Rana catesbeiana)入侵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掌握牛蛙在贵州草海湿地的种群分布现状及其对生境的选择特征,于2018年6-8月对草海湿地牛蛙的分布、种群数量及栖...
关键词:牛蛙 草海湿地 入侵物种 生境选择 
贵州赤水发现峨眉角蟾被引量:3
《动物学杂志》2020年第1期44-52,共9页刘京 李仕泽 程彦林 魏刚 徐宁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455,黔教合KY字[2018]468)。
2019年5月18和19日,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沙沟片区(28°26′12″N,105°59′52″E海拔465m)采集到8只两栖动物标本。形态上,这些标本与模式产地的峨眉角蟾(Megophrys omeimontis)相近。基于528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构建最...
关键词:峨眉角蟾 分布新记录种 贵州省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快速测定白酒中的游离氰化物被引量:1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3期58-61,共4页陈娟 魏刚 
本文采用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对白酒中的游离氰化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性范围为1~100μg·L-1内,相关系数R=0.99997;对应白酒样品的方法检出限为12.5μg·L-1;精密度RSD为1.6%(n=6);回收率范围102%~107%。该方法快速、...
关键词:离子色谱 脉冲安倍检测 白酒 氰化物 
德江楠杆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被引量:2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3期65-69,82,共6页李仕泽 吕敬才 徐宁 魏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洞穴和地表大鲵研究"(项目编号:31360144);贵阳学院生物多样性与运用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为掌握德江楠杆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笔者于2016年5月对该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共17种,隶属2目8科12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种,《IUCN物种红...
关键词:楠杆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多样性 
大鲵皮肤泡制酒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4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11期185-189,共5页刘旭东 张玉超 杨亮 晏宏 吴纪国 韦圣江 赵雪峰 魏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360144);2015年大鲵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黔财农[2015]198号)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中国珍稀的两栖动物,体内尤其是皮肤含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是制作功能性保健食品的理想材料,将贵州酱香型白酒和大鲵结合研发大鲵保健酒,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大鲵皮肤泡制酒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大鲵 酱香型白酒 大鲵皮肤泡制酒 抗氧化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区系组成被引量:4
《贵州农业科学》2017年第1期148-152,共5页吕敬才 李仕泽 牛克锋 陈靖 姜森 田宇 魏刚 徐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洞穴和地表大鲵研究"(31360144);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外来入侵物种牛蛙入侵机制与防控研究"[黔科合基础(2016)1141];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本底资源调查项目"梵净山两栖动物调查"(2011fnnr006);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百层次"人选[黔科合人才(2016)402]
为进一步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于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样线法、访谈法和诱捕法等方法多次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相似系数对梵净山、雷公山和佛顶山...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区系组成 两栖动物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宜章臭蛙及其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4
《动物学杂志》2016年第6期1110-1117,共8页李仕泽 石磊 吕敬才 魏刚 徐宁 陈靖 姜森 王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360144;31201702);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LKG[2013]05号);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筑科合同No.201110360);贵州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黔教合协同创新字[2015]06);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本底调查项目(No.2011fnnr006)
2015年5月至7月在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6号臭蛙标本,经鉴定为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属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本文给出了这6号标本的22项外形特征量度,并描述了其生境特征。基于12S r RNA...
关键词:贵州省 新纪录 宜章臭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