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玲

作品数:16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路径高职旅游类专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城市地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数字化体验价值的旅游者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黎玲 胡珑川 
四川省教育厅2022—2024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平台、双助力、四融通:高职院校文化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ZJG2022-577);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四川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及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WHCY2023B19);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巴蜀文旅品牌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YQ2023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字经济时代,旅游数字化体验已渗透到旅游的全要素和全过程,对旅游者幸福感产生了新的影响。在开发旅游数字化体验价值量表的基础上,探讨旅游数字化体验价值对游客幸福感的影响。旅游数字化体验价值由功能性、情感性、社交性和社会影...
关键词:数字文旅 旅游体验价值 旅游者幸福感 
后疫情时代成都市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因素研究——基于IPA分析法被引量: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刘少林 黎玲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乡村文旅融合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LY21-37);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自筹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四川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LY22-64)。
为进一步提升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发展,构建了新的5维18因子的乡村旅游游客体验指标体系,运用IPA分析法(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分析回收的198份有效问卷,识别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区、维持区、拓展区和改善区。研究表明:生态环境、...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成都市 乡村旅游 质量提升 
乡村振兴下的四川乡村文旅融合:困境、路径及模式被引量:5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33-41,32,共10页黄萍 黎玲 胡珑川 
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下四川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C21EZD038);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乡村文旅融合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Y21-37)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通过阐释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在开展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四川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提出实施乡村聚落文化活...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 困境分析 路径及模式 
四川县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被引量:4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77-84,共8页黄萍 黎玲 胡珑川 张敏 
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下四川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与路径研究”(SC21EZD038);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乡村文旅融合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LY21-37)。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是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阐释四川县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分析目前四川县域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与困境,提出四川县域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七个路径:着眼统筹协调,健全县域文旅...
关键词:四川县域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现状分析 路径模式 
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高职旅游类专业育人路径与模式研究被引量:8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90-95,共6页黎玲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重点项目“基于四川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旅游专业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JYJ2020A01);高职院校“五星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路径研究--以文化旅游学院为例(项目编号:GJYJ2021A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是职业教育育人目标的体系化、思政内容的协同化和育人平台的拓展化。高职旅游类专业在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过程中面临价值理念凝练不足、目标体系尚未建立、思政内容粗放无序、师资队伍力量不...
关键词:高职旅游 课程思政 专业思政 育人路径 育人模式 
“十四五”时期推动四川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研究被引量: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44-53,共10页钱永贵 马佳 陈莹 赵玮 黎玲 
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前期重大专题研究项目”研究成果。
“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阶段。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归纳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四川省文化...
关键词:“十四五” 文旅融合 融合模式 巴蜀文化 
四川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10-15,共6页黎玲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成都市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开发研究”(项目编号:WHCY2019B10)的阶段性成果。
研学旅行作为旅游和教育跨界融合的产物,既是践行国家全域旅游战略的重要方式,又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文章立足四川,首先梳理研学旅行发展历程,对研学旅行的界定、特征和意义进行阐述,进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四川省...
关键词:四川 研学旅行 现状 对策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理县为例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黎玲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旅游精准扶贫实证研究--以理县为例"(WHCY2016B15);羌学研究中心课题"休闲经济背景下羌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QXY171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针对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根据专家打分构建了评价体系的要素,并运用YAAHP软件,确定了各要素的权重。在梳理理县各类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理县发展乡村旅游可以采取民俗型、山水风光型、农事体验型三种发展模式,为理县乡村...
关键词: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资源 评价 
四川省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良性互动机制研究被引量:5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第3期214-218,共5页黎玲 刘勇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下四川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动力研究"(WHCY2015A5)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
关键词:民俗文化 乡村旅游 有机衔接 互动机制 四川省 
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理县为例被引量:4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6-8,24,共4页黎玲 张云皓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旅游精准扶贫实证研究--以理县为例"(项目批准号:WHCY2016B15)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基于构建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体系的基础梳理,从"精准化"的视角出发,提出精准定位旅游扶贫目标,精准选择旅游扶贫项目,精准制定相关利益者动力机制三大旅游精准扶贫路径,并以理县为例,分析理县旅游精准扶贫现状,提出理县旅游精准...
关键词:民族 地区 旅游扶贫 精准扶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