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慧

作品数:21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淮南子》老腔散文汉初淡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文艺评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善本《华岳志》整理谈渭南市古籍保护现状及对策
《绥化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80-81,共2页刘秀慧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基金项目(2008102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K063);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WNZYY201323)
渭南历史悠久,因此也存有诸多古籍,故而古籍数字化建设和古籍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既要有宏观管理目标也要有古籍保护、整理的宣传和实施的具体措施,提高古籍数字化建设力度和实效,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保护体系的完善,要充分发挥专家在...
关键词:《华岳志》 整理与保护 数字化建设 现状和对策 
老腔对史传传统的继承及其模式建构
《学术交流》2014年第10期167-173,共7页刘秀慧 王乐 
老腔虽是民间大众艺术,但在人物形象特征和人物塑造、结构特征、情节构成等方面皆有史传因素,体现出尚实重简,爱奇重情的艺术特质,在对于"实""简""奇""情"的演绎、表演和欣赏中,体现了文质彬彬和乐而不淫的儒家美学理想,对提升大众文化...
关键词:老腔 史传文学 尚实重简 爱奇重情 
老腔与史传文学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4年第4期123-127,共5页刘秀慧 白庆新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1026);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编号:WNZYY201323)
传记文学是融合了历史和文学的一种独特文学形式^①。民间文学与史传文学是息息相关的,民间文学为史传文学提供濡养,充实了史传的内容②,老腔虽属民间大众文学,但也吸收了史传文学积极内容。老腔所选取的题材、所塑造的人物,与史...
关键词:史传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形式 传记文学 大众文学 文学主体 内容 人物 
老腔的阳刚之美被引量:1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白庆新 刘秀慧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基金项目(20081026);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WNZYY201323)
老腔无论题材、情节都表现责任、正义、忠贞,传达出忠君爱国、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进取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老腔甚至连人物都是气宇轩昂、威武雄壮的,在形式与内容相呼应中,唱词风格更是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犹如性刚者好怒,老腔在...
关键词:老腔 阳刚美 民族精神 文化内涵 
老腔艺术表现的模式化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王乐 刘秀慧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项目(20081026);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WZYY201323)
秦东地区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的富庶,风调雨顺,使民众免受旱涝饥荒,繁荣的农业经济能让其有闲情逸致,生产和消费艺术;关中文明能让其充分利用近在咫尺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间大众文化特征和娱乐性终极目的决定了老腔题材、主...
关键词:老腔 模式化 艺术表现 大众文化 
试论《淮南子》对散文传统的开拓
《学术交流》2013年第11期159-162,共4页刘秀慧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基金项目(2008102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K063)
《淮南子》是一部对散文有开拓之功的汉初优秀散文代表作,它继承了先秦散文思想艺术的精华,并在主题和题材、文学性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开拓,形成自由与率性、豪壮与淡然、形神兼备等艺术特征,在时空的超越、意境的灵动中,以散文内...
关键词:《淮南子》 文必秦汉 政论 意境 
《淮南子》散文新论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12-115,共4页王乐 刘秀慧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项目(20081026)
汉初刘安及其门客所著《淮南子》在继承先秦散文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意蕴的新的散文范式。其中藩王和藩国所属的游士之作,必然带有其独特的个性,既豪气万丈又悲情无限,激情和淡然相生相融,辞藻繁多华丽,句式灵动,洋溢着藩国文学独有的...
关键词:《淮南子》 散文 浪漫 淡然 
老腔所反映的深层文化心理
《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120-122,共3页刘秀慧 白庆新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基金项目(2008102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11K063
老腔是一个极富特征的符号,体现渭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精髓,展现民众需求的一致性和集体意识,体现儒家的仁、忠的价值观,充满英雄情结、正义善良和创造精神,形成慷慨、苍凉、古朴、诙谐、圆融的艺术风格。老腔以其独特的审美观,体现出民族...
关键词:老腔文化心理审美观 价值观 伦理道德范式 
老腔的大众文化特质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6-79,共4页刘秀慧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基金项目(2008102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K063)
老腔这种民间大众文化形式,在其鲜明的群体性与质朴性、传统性与娱乐性、程式化与同一性特性中显现出强大的力量;在大众欣赏老腔,进行文化精神享受时,形成社会群体的世界观、信仰和伦理道德、审美意识,成为群体认同的渭南文化的象征符号。
关键词:老腔 大众文化 群体性 程式化 传统性与娱乐化 
《淮南子》神话寓言的隐喻和象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8-10,共3页刘秀慧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WZYZ201205)
《淮南子》神话寓言的象征、比类、隐喻使其具有浪漫之思,立象尽意,显现自由率性的诗性;隐喻把哲学阐述的理性逻辑和概念化的语言变成直觉体悟的非对象化的隐喻语言,形象化地阐明抽象道理,完成理性使命。体现汉初感性思维和认知的特征。
关键词:《淮南子》 象征 隐喻 浪漫之思 取象比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