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霞

作品数:25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资源管理循环经济PM2.5实证分析大学生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测绘科学》《中国市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企业家信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碳”战略背景下推动居民低碳消费的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24年第26期5-8,共4页刘星宇 史海霞 
在“双碳”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推动我国居民由传统消费转变为低碳消费势在必行。推动居民低碳消费既可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也对“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结合“双碳”战略背景下我...
关键词:“双碳”战略 绿色消费 低碳经济 
双重环境教育对大学生PM2.5减排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4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7期62-67,共6页史海霞 王善勇 翟坤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CGL043)资助。
鼓励与引导大学生的PM2.5减排行为有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文中基于规范激活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剖析双重环境教育和社会规范对大学生PM2.5减排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PM2.5减排意愿正向影响其...
关键词:大学生PM2.5减排 环境教育 社会规范 结构方程 
2006-2017年成都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10
《气象科技》2020年第3期380-386,共7页郑丽英 陈志安 张丽 陈月琴 洪小鸥 史海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CGL043)“我国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及支持政策研究”和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资助。
利用成都地区温江、简阳两个酸雨观测站2006-2017年的历史酸雨观测资料,结合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以及降水量、风等地面气象要素,分析成都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温江站多年平均pH值为4.74,酸雨频率为51.6%,简阳站...
关键词:成都 酸雨 变化特征 趋势分析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物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3
《地球化学》2020年第3期229-240,共12页乔保清 徐布一 史海霞 陈阳 王欢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CGL043)。
水溶性有机物(WSOM)是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广泛,组成复杂,对大气能见度、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体健康均有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近5年国内外有关WSOM的研究成果,主要结论如下:(1)脂肪族化合物是WSOM的主要化学组分,而芳香族化合物含...
关键词:颗粒物 水溶性有机物 理化性质 污染特征 
新时代生态文明视野下雾霾治理政策体系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
《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6期84-92,共9页史海霞 翟坤周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及支持政策研究”(15CGL043)
雾霾频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备受各界关注,雾霾治理任重道远。科学设计和合理构建雾霾治理政策是打赢雾霾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雾霾治理政策发布主体、政策规制主体、政策内容针对性和政策内容具体性四个...
关键词:雾霾治理 生态文明 政策文本 政策改进 
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被引量:5
《生态经济》2019年第2期202-207,共6页史海霞 孙壮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及支持政策研究"(15CGL043)
对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的正确引导可有效缓解我国雾霾污染。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建立雾霾治理视角下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意愿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对川渝地区城市居民个人层面的PM_(2.5)减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城市居民 PM2.5减排行为 影响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拓展模型 实证分析 
MOOC背景下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索被引量:1
《当代教研论丛》2018年第3期13-14,共2页史海霞 张鹏越 
西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5xn0036);四川省社科联学科共建项目(SC16X K 048)
MOOC是远程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兴在线学习模式,因其大规模、开放、在线等特点在世界知名大学迅速传播。无疑MOOC给各界带来巨大机遇,但各高校不可避免地受到MOOC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潜在冲击。广泛的MOOC优质教学资源尤其促使西部相对不...
关键词:MOOC 教学改革 管理类课程 
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的区域资源管理优化机制研究被引量:1
《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期208-213,共6页史海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梯级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波动效应研究"(41201541);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项目"循环经济三位一体保障机制模型构建及灵敏度分析"(XHJJ-1107)
提出从政府、市场、公众(包括企业、居民)三利益相关主体角度建立资源管理优化机制并进行定量分析。在模型构建中,尝试运用目标规划理论建立关于三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的优化模型,计算得到资源开发区合理的资源开发生产规模,重点对该规...
关键词:资源管理机制 利益相关主体 政府-市场-公众 目标规划 灵敏度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生态型城市建设集群及实证研究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13期3189-3192,共4页史海霞 李余生 冯韵竹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项目(XHJJ-1107);西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11sx3129)
打破地域界限或经济发展水平的常规参考标准,引入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了若干已建或在建试点生态型城市进行集群,得出了合理的集群数量和集群特征。为后续城市抓住集群特征这一实质,高效地选取同类别城市群作为参考对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聚类分析 集群特征 实证分析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型城市建设及评估体系研究——以绵阳科技城为例被引量:2
《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0期37-41,共5页史海霞 李余生 
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项目"循环经济三位一体保障机制模型构建及灵敏度分析--以绵阳科技城为例"(XHJJ-1107);西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型城市建设及评估体系研究"(11sx3129)
生态型城市代表了先进城市的一般特征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引用频度统计法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借鉴九个生态型试点城市的做法和经验,凝练出生态型城市发展的评估体系及相关标准。结合面临"全国唯一科技城建设及灾后重...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评估体系 主成分分析 绵阳科技城 灾后重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