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申白

作品数:57被引量:48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伦理学良知社会流动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哲学年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儒学仁心-良知义理的“形上”伦理学的新开展——中国伦理学建设之需要及可能前景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0期1-14,281,共15页廖申白 郦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ZX111)。
中国伦理学建设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性文化建设要素。面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冲突,尤其是西方主流伦理学理论的输入,中国伦理学面临新挑战。正确的道路是...
关键词:儒学 仁心 良知 “形上”伦理学 中国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准政治的”家庭
《晋阳学刊》2024年第5期90-98,共9页廖申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3&ZD065)。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研究的起点是最好的治理。最好的治理是最好的事物或其部分对组合体其他事物或部分的完善的治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把家庭的生活作为与灵魂相对照的政治的生活的一个附属例证来说明。在自然的家庭生活中,男子与妇女基...
关键词:治理 最好的治理 “准政治的”家庭 正义 娴静 
从“潜在地是幸福的”到“实现地是幸福的”——论亚里士多德对实践原理的论证
《云梦学刊》2022年第5期63-77,共15页廖申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13&ZD065)。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因其单纯自然的感觉-运动能力正在成为愿意“听从逻各斯”的感觉-行动能力,且一个伴随着实践理智的思考并与它相一致的欲求正在他的身上生成,一个实践者已“潜在地是幸福的”,但还未“实现地是幸福的”。因为,幸...
关键词:幸福 “是幸福的” 实现 实践 实践者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原理的“人的活动”论证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5-14,146,共11页廖申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13&ZD065)成果之一。
“人的活动”论证是亚里士多德基于对于灵魂“有逻各斯部分”的整体观点的。它与“实践”论证一道构成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是灵魂有逻各斯部分依照德性的实现”核心阐释的论证。“人的活动”论证整体地通过灵魂的思想能力和实践性的感觉...
关键词:幸福灵魂的“实现” “人的活动”论证 “实践”论证 幸福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原理的“实践”论证被引量: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4-26,共13页廖申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资助。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伦理学的“幸福”原理做了两个论证——“实践”论证与“人的活动”论证。尝试概括他的“实践”论证。论证包含如下三个核心之点:构成一个人“灵魂‘实现’”基础的是他作为一个实践者出于选择地追...
关键词:“幸福”原理 “实践”论证 灵魂 能(潜在) 良好教养 
"我们"在何意义上"能够是幸福的"?——一个依据《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阐释纲要被引量:8
《云梦学刊》2021年第4期50-58,共9页廖申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13&ZD065)
在我们灵魂自然赋予的“接受德性的能力”未丧失、未受损的前提下,作为一个“认真的实践者”,我们能够通过正常地运用使它们得到实践的培养;能够通过“实践的学习”使我们的感觉-行动能力与思想能力相互协调地发展,使灵魂获得新的能力;...
关键词:《尼各马可伦理学》  幸福 “能” “实现” 
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探析(英文)被引量:2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1期50-66,共17页廖申白 
中西哲学家越来越希望更好地解读儒家和早期儒家,中西哲学对话的根源就是这种需要。本文认为,在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找到某种积极的路径在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中达成共识。以此为前提,本文探讨了儒家哲学和亚里士多...
关键词:共识 比较 儒家 亚里士多德 
儒家的“知(智)”与“良知”——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理智与明智为对照被引量:5
《云梦学刊》2017年第1期5-12,共8页廖申白 
实践理智是研究哲学无可回避的一个概念。儒家的"知(智)"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理智是人的实践理智的两种概念形态。儒家的"良知"与亚里士多德的"明智"是这两种形态的实践理智的德性。由孔子的阐释奠基的"知(智)"有明确的目的性,以"人之道...
关键词:实践理智 知(智) 良知 明智 
孔子学说中的“学”
《中国德育》2016年第15期34-39,共6页廖申白 
关于儒学,研究者展开了许多议题,可以说是无所不及。今天,我们要谈孔子学说中的"学"。因为,儒学关怀我们每个人怎样生活,就是从谈"学"所表达的精神和"学"所汇聚成的思想体系来表达的。 孔子所讲的"学"字,含义很深。在读《论语...
关键词:孔子学说 无所不及 觉解 内圣 曾子 《大学》 先进者 文质 学而知之 生而知之 
哲学的教育与儒者的教育——以孔子和柏拉图为例被引量:1
《晋阳学刊》2015年第2期80-85,共6页廖申白 
教育本身有一种非常广泛的意义。这种广泛意义的教育具有三个基本性质:(一)它关怀一个人的整全人生的那种善;(二)它要吸纳广泛的文化内容而融会成为一种观点;(三)它本身就是生活实践。以孔子与柏拉图为例,儒者的教育与古代希腊哲学活动...
关键词:广义的教育 儒者的教育 哲学的教育 技艺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