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曾

作品数:1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当代社会孝道文明建设词义发展别字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攀枝花学院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菏泽学院学报》《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语文学的回归与发展——简评《〈国语〉动词管窥》被引量:1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31-33,共3页张传曾 
郭万青的著作《〈国语〉动词管窥》在语法分析的框架之下回归了国学的研究途径:以正确理解原著为目的,以语法形式分析为手段带动文义的探讨,使得《国语》让人更加易读,这种研究旨趣及方法值得推崇。
关键词:《〈国语〉动词管窥》 语文学 郭万青 
谈古典文献里的多音字的读音
《阅读与写作》2010年第5期27-28,共2页张传曾 
阅读古典文献,每每会遇到多音多义字,这也是阅读中的难点之一。如所周知,余秋雨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里的“乐”字读做论,就曾经惹起过一阵争议。由此可见,这个问题不可轻视。其实,不要说在今天,就是在古代,这也是一个让人...
关键词:古典文献 多音字 读音 语文教学 阅读 
当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新成果——读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
《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103-105,共3页张传曾 徐小婷 
《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于2008年7月由齐鲁书社出版,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专著。总体来说,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全面系统,重点突出;科学严谨,有所创新;描写翔实,分析深入。
关键词:张小平 当代汉语 词汇 书评 
《威海方言调查研究》读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28-128,共1页张传曾 
关键词:方言调查 威海 推普工作 方言学 社会学 民俗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老有所为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良策被引量:2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83-86,共4页张传曾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山东则已经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富先老的特殊社会条件下,我们应该特别重视老有所为的实践活动。我们应该从一般的尊老、养老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充分认识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充分调...
关键词:老龄化 老有所为 社会发展 
寒食节的社会风情画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5-18,共4页张传曾 
韩的《寒食》诗,在近半个世纪里被指认为讽刺诗乃至政治讽刺诗,但根据相关的历史事实、改火制度、民间习俗和作者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材料考证,它其实是一首描摹社会风情的诗篇,而对这首诗的误解有20世纪中期特殊的社会原因。
关键词:韩翃 寒食 改火 风情画 
“刀尺”“暮砧”非指二事——杜诗《秋兴》第一首尾联释义商榷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张传曾 
《秋兴》第一首尾联中的“刀尺”“暮砧”二词的含义,学界理解各有异同,本文指出,它们都是指的裁制衣服,而后者与反战意识有关,是古代文学的一个重大主题。
关键词:《秋兴》 杜甫  释义 古代文学 文学研究 词义 “刀尺” “暮砧” 
从杜诗训释看“无赖”的词义发展被引量:1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75-77,共3页张传曾 
“无赖”一词在杜诗中共出现了六次 ,其意义和用法是基本一致的。明清以来的学者大多理解为骂詈语 ,宋人则理解为“无所藉赖”。两种理解显示着“无赖”的词义变化。把握这一变化 。
关键词:杜诗 无赖 词义发展 
孝道在当代社会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73-76,共4页张传曾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非儒家的专利,也不是封建统治者所独奉,而是全人类推崇的道德规范。若以科学的诠释加以合理地继承。
关键词:孝道 儒学 道德规范 敬老养老 
孝道在当代社会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8-11,共4页张传曾 
孝道作为一种美德本已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意识,连穷乡僻壤也曾流传“百善孝为先”的信条.而进入本世纪后,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思潮推动下.有人怀疑甚至反对了.于是,“孝子贤孙”总等于封建余孽.而“逆子贰臣”便是革命志士.那...
关键词:文明建设 当代社会 孝道 民族传统文化 老龄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央文献研究室 21世纪 讨论的问题 旧道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