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曾

作品数:10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忘博弈言论自由衡平隐私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行政法论丛》《新产经》《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络法律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专家学者共话中国行政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专家建议稿)》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行政法论丛》2015年第1期436-448,共13页李文曾 
2015年10月11日,由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主办的《行政程序法(专家建议稿)》研讨会的北大法学院凯原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的会长、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罗豪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行为...
关键词:行政程序法 专家建议稿 中国人权研究会 学术报告厅 行政法研究 法学研究会 院党组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 内部程序 江必新 
论事实问题的司法审查强度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年第6期30-36,共7页李文曾 
司法审查强度是行政机关和法院之间的权力和责任的分配,是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纵深范围。行政行为作出过程基本上可分为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两个阶段,审查强度主要涉及对事实问题、法律问题、混合性问题的认定及其自由裁量。世界各国对于...
关键词:行政行为 法律问题 事实问题 审查强度 
“被遗忘权”:言论自由与隐私自主的博弈与衡平被引量:5
《网络法律评论》2015年第1期268-276,共9页李文曾 
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扰。如何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防范政府权力的不当干涉和侵犯,依然成为公法领域的新课题。"被遗忘"权是数字化时代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由自然人享有的一项新...
关键词:被遗忘权 言论自由 隐私自主 平衡与博弈 适用与限制 
非公益征收的错位、归位与未来走向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59-166,共8页曹旭东 李文曾 
中山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征收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然而在目前中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中,不论是否基于公共利益的理由,均可获得征收权力。这便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制度:非公益征收。制度的错位一方面降低了公益征收的地位,另一方面提高了非公益征收的地位。要解决这个问...
关键词:非公益征收 公益考量 土地一级市场 区段征收 自由入市 
西方主要民主国家议会选举制度的共识与差异被引量:1
《行政法论丛》2014年第1期275-291,共17页曹旭东 李文曾 
一、引言选举可以分为代议机构的选举和行政机构的选举。由于各国横向权力安排方式的不同,行政机构的产生方式也不同。议会内阁制之下,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无自下而上的权力基础;总统制和半总统制之下,行政机构由民众选举产生,有独立...
走出公定力理论的困境——从公定力与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关系谈起被引量:1
《南开法律评论》201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李文曾 
在行政法学理论上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公定力的争论由来已久。支持者认为,除无效具体行政行为以外,具体行政行为无论是否合法,在依法被解除前都具有公定力;反对者认为,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带有强制人民承认并接受该处分之内涵,不符合现...
关键词:公定力 起诉停止执行 起诉不停止执行 
诊脉“PX”困局被引量:1
《新产经》2013年第6期34-34,共1页李文曾 
"PX"事件的背后是公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提速需求。云南"PX"事件终以昆明市长与市民当面沟通落幕。这一事件的发生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是因为,之前同样的事件已经在大连和厦门上演,而且事件的主角都是"PX",在当前网络信...
关键词:环境信息公开 网络信息传播 PX 环境政策 环境污染情况 事实真相 环境类 媒体介入 启东 空气监测 
“镉大米”事件启示
《新产经》2013年第6期35-35,共1页李文曾 程晨 
利用信息公开,将"赏罚"权交于市场或可打破食品监管乏力困局。从年初到现在,数月过去,"米事"仍热。在我看来,这一方面顾因涉案"镉大米"流通广泛,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经历多次的"毒食品"事件之后,公众逐渐由以前单纯的觉醒呐喊过渡到现在的...
关键词:食品安全信息 转销 污染问题 质量监督检查 食品安全形势 信息公开制度 监管难度 食品信息 《食品安 
公法的基础理论和范式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行政法论丛》2012年第1期352-365,共14页李文曾 
[会议背景]在一个以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时代,事物变化的速度和频率是过去时代难以企及的,由此不断地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给政府执政、法律治理带来挑战。世界范围内,公共治理领域的诸多革新,引发公法以及公法学的不断反...
高考招生岂能有性别歧视
《新产经》2012年第9期58-59,共2页李文曾 
性别歧视是教育不公的一种表现"语言是强项,为何高门槛……为什么大学录取分数线男女不一样?"8月30日上午,在供奉"文曲星"的广州文塔前,4名长相清秀的女孩一边"剃头",一边高声朗诵着"致教育部的一封信",引来了众人"围观",她们在用看似...
关键词:高考招生 性别歧视 教育不公 招生指标 录取分数线 分配不公 文塔 一封信 不公平待遇 教育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