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强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论语集注》涵泳红学明代四大奇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兰台世界》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文学指引到审美教化:朱熹《论语》诠释的二维向度
《理论月刊》2018年第4期69-76,共8页李春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论语>诠释史论"(16AZX009);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论语>文学类诠解文献辑录与研究"(2016SJD750026)
朱熹不仅光大了融贯古今、汇聚群英的理学体系,而且超越了单纯围绕理气心性展开德行教化的传统路径。朱熹对《论语》文本中的文学、美学要素时时留意、处处体察,以一位阐幽探赜的文学指引者或者是一位审美教化者的视角,时不时地运用文...
关键词:文势语脉 浃洽涵泳 审美教化 
朱熹《论语集注》文学化诠释探微被引量: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26-131,共6页李春强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SJD7500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ZX04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ZWB001)
朱熹不仅创立了博大精深、光耀百代的朱子哲学,而且富有文学情趣,时不时地从一位掘深幽微的文学诠释者的角度入手来解读经学著作,感发生命、摇曳性灵。面对着凝结了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天悟道、天人合一等智慧结晶的《论语》一书,朱熹...
关键词:气象容貌 玩味涵泳 审美教化 《论语集注》 
王艮《语录》与《论语》诠释简论
《兰台世界》2016年第23期126-129,共4页李春强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SJD750026)
王艮《语录》对《论语》这一儒家原典的有关诠释作出集中探讨,具体包括"志孔学孔"的强烈诠释动机、"尊身立本"的独特诠释视域和渗入了实用主义色彩的平民化的诠释方式。如果将其置放于《论语》文学化诠释的演变脉络中进行考察,就可发现...
关键词:语录 志孔学孔 尊身立本 平民儒学 
文学立场、文化切入与文体新造——唐德刚《红楼梦》研究述略被引量: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36-42,共7页李春强 
唐德刚是海外红学研究颇具影响的学者。他充分尊重《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深入挖掘《红楼梦》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同时能够充分吸收西方之学说,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眼光。唐德刚的《红楼梦》研究因别开...
关键词:唐德刚 文学立场 文化冲突 作家红学 
“小说家红学”刍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38-40,共3页李春强 
"小说家红学"构成了明清小说研究领域的一大奇观。就学术品格和操作程式而言,"小说家红学"以其艺术创作经验与敏锐的审美来把握参悟、阐释《红楼梦》;其研究特征表现在抓住小说人物形象这一中心要素,关注小说的艺术虚构这一本质手段,不...
关键词:小说家红学 范式 特征 
不拘格套,另辟蹊径,换一种眼光看红学——高淮生教授“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系列论文综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4-17,共4页李春强 
学术研究需要不断地刷新认识,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红学史研究同样不能例外。高淮生教授撰写的"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系列论文,以学人研究为主线,另辟蹊径,换一种眼光看红学,实为红学史撰述的新尝试。学案体例,似旧而新;学人个性,立...
关键词:学案体例 学人个性 史识恕德 
诗意的栖居:文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以明代四大奇书为例被引量:4
《电影文学》2013年第15期33-34,共2页李春强 
生活于21世纪,受高科技极大影响当下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寻求各种使我们得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途径与方式。本文意在通过"诗意的栖居:文学、电影与文化研究"这一课题的深拓,强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抒情性和诗意特征与明代四大奇书...
关键词:四大奇书 电影 文化建构 
师范类学生要学会叙事散文写作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3年第19期102-103,共2页李春强 
我国当下初中语文课本现行版本当中除人教版以外便当属苏教版的应用最为广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有20篇记事写人散文,属于叙事散文的范畴。今天的中文师范学生就是明天的初中语文教师。所以写好叙事散文就成为中文师范学生培养教...
关键词:叙事散文 教学 实践性知识 
重建中国诗话解读方略———伽达默尔现代诠释学应用举隅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4期74-76,共3页李春强 
当前人们在诗词作品鉴赏与评论方面缺乏"为什么做如是诠释"的学理依据。本文针对这一现实状况,提出运用伽达默尔现代诠释学原理,还原中国诗话的本然存在,通过对一个具体"诗—评"关系审美经验个案的深入解读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期望将过...
关键词:诗评 经验 诠释 
朱熹《论语集注》文学观简论被引量: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16-120,共5页李春强 
朱熹的文论家形象一直晦而不彰。朱熹不仅创立了博大精深、光耀百代的朱子哲学,而且善识音律,精通文学,经常从一位情感充沛的创作者或一位掘深探微的鉴赏者的角度入手来解读文学,摇曳性灵、感发生命,揭示出了某些文学创作、鉴赏与批评...
关键词:朱熹 论语集注 文学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