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流

作品数:37被引量:14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感叹句现代汉语口语量词汉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教资料》《学语文》《黄山学院学报》《中国高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词“拔草”的词汇化及功能分析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3年第12期65-71,共7页王雪梅 杜道流 
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流行语的新构式特点的案例分析”(项目编号:CX2023012)。
近年来,网络、报刊中出现了一个高频词——“拔草”。与传统的动宾短语“拔草”不同,此“拔草”是一个动宾式复合词,语义也不表示“将草拔出来”,这一现象是“拔草”词汇化的表现。在隐喻机制下,“拔草”产生了购买、体验等浮现意义,被...
关键词:拔草 词汇化 隐喻 功能 
基于学科建设的“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课程体系建设构想——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66-70,共5页杜道流 高再兰 
淮北师范大学2020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基于学科建设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20xyjxyj014)阶段性研究成果。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科建设各方面有利的、积极的因素,发掘和整合好学科建设中形成的优势,以促进本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相对而言,地方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的“平台”较低,但要立足于地...
关键词:学科建设 地方普通高校 “中国语言文学” 硕士学位课程 
从北京话语料看介词“跟”的发展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14-118,共5页杜道流 
关于介词"跟",《现代汉语词典》历次版本都将其作为"对象介词"加以解释,然而通过对来自北京的作家作品及社区网络的语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北京话中该词实际则有表"处所"和表"经由"两种新的用法,其发展的动因和机制与"内部替换"和"类推...
关键词:北京话 介词“跟” 语料调查 
近代汉语动态助词研究综述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9-14,共6页赵楠楠 杜道流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语动态范畴的历时研究"(14FYY024)
动态范畴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汉语中重要的语言现象,近来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态助词上。本文对迄今为止国内对近代汉语动态助词方面的探讨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从考察对象和研究方法入手,对目前在这方...
关键词:近代汉语 动态助词 综述 
汉语动态范畴理论发展研究
《黄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56-61,共6页赵楠楠 杜道流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YY024)
动态范畴是汉语中重要语法范畴之一,历来是汉语语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迄今为止汉语语法学界对汉语动态范畴在理论方面的探讨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对有关问题的理论来源、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分歧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指...
关键词:汉语动态范畴 理论研究 问题 
旧词新义话“孤儿”
《学语文》2016年第4期96-96,共1页杜道流 
目前,“孤儿”一词被超市零售行业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指陈那些“被顾客从货架上取下,又随手丢掉,没有放回原处的商品”,使“孤儿”一词获得了一个新的“隐喻义项”,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能产性,出现了一些诸如“孤儿作品”、“孤儿病”、...
关键词:“孤儿” 旧词新义 隐喻 
口语中量词“点”和“点儿”的功能差异
《对外汉语研究》2015年第1期27-35,共9页杜道流 
本文对普通话口语中量词"点"和"点儿"进行了考察,认为尽管在书面语中二者还没有出现明确的形式区分,但在口语中,"点"和"点儿"不仅在语音形式上形成对立,功能上也形成了明确的分工,因此,主张将它们作为两个词来看待:"点"为个...
关键词:普通话口语  点儿 功能差异 
拂逆句中的语气副词“还”被引量:3
《汉语学习》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杜道流 
本文从构式特征、功能特征和语义基础三个方面对拂逆句中的"还"进行分析,认为这种句子中的"还"是一个纯粹的"语气副词",是拂逆标记,表示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还"的这种用法是在其反预期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主观化的结果。
关键词:拂逆句 语气副词 “还” 
是“是……时候(了)”,还是“是时候……(了)”?被引量:2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00-102,共3页杜道流 
目前,在媒体上常见使用"是时候……(了)"表达式,这和汉语传统的相关表达方式不符。通过网络检索、对北京作家的作品调查和社会调查,我们发现,这种表达式不符合语言规范的需要原则和普遍性原则,因此,我们认为"是时候……(了)"是一个不规...
关键词:“是时候” 格式 规范 
宋词中的“类量词”考察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06-108,共3页杜道流 朱珊珊 
宋词中有很多不以描述事物数量为主要目的而是着眼于表现事物外形、处所、附着物等单位的"类量词"。我们对这些类量词进行初步地考察,认为这些类量词主要实现的是描摹性功能,具有具象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的量词仍然有着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宋词 类量词 具象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