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沄

作品数:25被引量:27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考古学牌饰青铜器《后汉书》神兽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史学集刊》《考古》《考古学报》《中国国家地理》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被引量:20
《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2期5-12,2,共8页林沄 
中国五位顶尖考古学家苏秉琦、严文明、张忠培、李伯谦、王巍在运用考古学材料进行国家起源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建树。由于新材料层出不穷,故而应不断仔细观察和检测材料,反复比较不同的个案,对深思熟虑得到的结论,进行坦诚直率的讨...
关键词:古国 方国 神王之国 王国 
耒:东亚最古老的农具被引量:3
《经济社会史评论》2016年第1期7-13,共7页林沄 
从现有考古资料可知,耒是头部为双齿形的翻挖土地的工具,公元前3000年时已经出现于黄河流域。耒可以比较省力地插进和翻起土块,既是农具也是土工作业的利器。在战国时代,耒经过中国东北地区传到朝鲜半岛,至迟在公元前1世纪传到日本的本...
关键词: 未耜 韩国 日本 
集安麻线高句丽碑小识被引量:8
《东北史地》2013年第3期7-16,I0002,共11页林沄 
本文主要根据2013年1月12日于丽群所作拓本,参照其他各种拓本,对已公布的集安麻线高句丽碑的释文作了校订。共补释20字,改释4字,把已释改为缺释4字。并根据这172字释文,认为该碑是广开土王十三年(癸卯,公元403年)为铭记故国原王墓的守...
关键词:癸卯 烟户头 故国原王 
对我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一些设想
《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125-128,共4页林沄 
2011年初,在考古学提升为一级学科的前夕,为了制订考古学的十年科研战略规划,全国十一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占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专家云集吉林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热烈讨...
关键词:考古学 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中国科学院 吉林大学 文化遗产 脊椎动物 
丝路开通以前新疆的交通路线被引量:13
《草原文物》2011年第1期55-64,共10页林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把丝路的开通定在元鼎二年至元鼎四年.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汉武帝"拜(张)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出使乌孙."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是岁,骞还,到,拜为大行.后...
关键词:新疆 资治通鉴 中郎将 司马光 汉武帝 西域 牛羊 币帛 
欧亚草原有角神兽牌饰研究被引量:22
《西域研究》2009年第3期34-44,136,共12页林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资助(项目批准号:06JJD780004)。
本文分析了包括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在内的欧亚草原地区发现的钩喙有角蹄足动物母题牌饰,认为在草原游牧文化中,这一题材常见且有重要地位,至少战国时代已出现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汉代大为流行,这种题材的牌饰部分出自中原工匠之手,亦...
关键词:新疆 东黑沟遗址 牌饰 欧亚草原 有角神兽 钩喙有角 虚幻动物 
博闻强识 钩深致远——林沄先生访谈录
《南方文物》2009年第1期24-31,共8页林沄 冯恩学 王立新 
冯恩学(以下简称冯):林先生您好!我们受《南方文物》编辑部的委托,想请您谈谈您的治学经验和体会。我们博士毕业也都十多年了,能有机会再次系统聆听一下先生的教诲,实属难得。老师您是上海人,在北京大学读本科,为什么本科毕业...
关键词:访谈录 治学经验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编辑部 上海人 研究生 毕业 
胡人从哪里来?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10期360-360,共1页林沄 
“胡”这个族称应该是蒙古语“人”(hun)的音译。这个人群集团本来生活在蒙古高原上。蒙古高原西界阿尔泰山,东界大兴安岭,北面是萨彦岭、肯特山脉和雅布洛诺夫山脉,南面横亘着广袤的戈壁。在起伏平缓的古老台地上流淌着色楞格河...
关键词:蒙古高原 阿尔泰山 大兴安岭 蒙古语 山脉 
青铜挂缰钩补说
《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第1期103-109,共7页林沄 
我在1980年撰文提出商周青铜弓形器是驭马用的挂缰钩的假说,在1991年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上,首先得到了著名文物学家孙机先生的肯定。在会议论文中,他称赞"这一看法精当无误",并指出《诗·小雅·采薇》"象弭鱼服"、《左传僖二十三年...
关键词:弓形器 中国考古学 文物学 商周 孙机 会议论文 采薇 诗·小雅 西周早期 三一 
真该走出疑古时代吗?——对当前中国古典学取向的看法被引量:16
《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3-8,25,共7页林沄 
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在1926年就提出了“四个打破”,这是对传统古史观决裂的宣言书。中国史学研究正是由此而进入了“疑古时代”。李学勤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新意。其实在于“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作出重新估价”。具体地...
关键词:疑古 释古 黄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